28日,“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專題展覽“繪見: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展。
本次展覽聚焦主題,精選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的歷代繪畫精品打樣稿220余幅,分為五個單元進行展示。首先為“序廳”,展示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名作;第一單元為“繽紛山色”,介紹山水圖像中的美學知識;第二單元為“斑斕世情”,呈現山水圖像中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世界;第三單元為“逸興飛揚”,可以看到古人豐富的精神生活;第四單元為“澄懷味道”,主要闡釋山水圖像背后的思想觀念。
這次展覽的主要特色在于對歷代山水圖像中的有關內容進行了系統整理和深入研究。展覽策展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陳野教授表示,古代山水畫中蘊含大量體現中華文明賡續傳承基因密碼的圖像資源,通過學理化、體系化的深入研究,加以分門別類地提煉和展示,以公眾展覽的方式推向社會大眾,本次展覽正是在此領域的一次積極嘗試。
在展陳方式上,本次展覽更多聚焦圖像學意義上的文明探索,采用整體、局部和細節等多種類型山水圖像,沿著山水畫境—物質生活—人文情致—思想觀念的漸進路徑,提煉組合成“繽紛山色”“斑斕世情”“逸興飛揚”“澄懷味道”展陳單元,旨在將沉落于往昔山水圖像中的古典世界場景,重投于時間的光影之墻,讓自然與人文妙相交織的藝術輝光,充實心靈世界,映照今天的生活。
此外,為豐富觀眾觀展體驗,展覽序廳布置了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圖像數據實驗室陳曉皎團隊制作的《西湖十景圖AI再創作》作品。各單元展區中,策展團隊為幾乎每幅圖像都撰寫了文字導覽內容,配備iPad做專題展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