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旭烽、葛劍雄等名家共赴吳越文化盛宴
吳越國奠定了杭州“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的美譽,留下了“錢王射潮”的壯麗史詩,也書寫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浪漫故事。
古代史冊多次出現“吳國”,也多次出現“越國”,而第一次出現“吳越國”之名,始于公元907年錢镠封“吳越王”。
吳越國立國不足百年,為何其文化力量卻能綿延至今,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都有著不同凡響的魅力?
納土歸宋,讓這個和平交接的政權一以貫之延續著江南文化,《錢氏家訓》更是以獨有的文化魅力滋養了明清時代的江南第一大家,這樣的獨特性,讓吳越文化穿越千年,被更多年輕人熟知。
作為吳越王錢镠的出生地和歸息地,臨安擁有無可替代的吳越國歷史資源。8月,臨安區委宣傳部(社科聯)聯合國內、省內知名專家學者,推出“吳越文化名家說”系列精品課程,供有需要的在臨高校、機關、鎮(街道)和企業點選,并將根據省市有關機構的需求,走出臨安講好吳越文化故事。
第一期由王旭烽、葛劍雄等6位名家主講。
歡迎來點單,和他們一起穿越千年,共赴一場吳越文化的盛宴。
王旭烽 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講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自信——回眸吳越國的精神遺產
內容提要: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中國,吳越國文明如螢火蟲般閃爍在黑暗年代,她忍辱負重、百年接力,保境安民,影響中華民族生存態勢,參與扳停歷史倒車,終止野蠻退化,重建南北呼應的統一大勢,使華夏向人類文明方向再次演進,中國由此迎接了下一個文化盛世的到來。
葛劍雄 全國政協常委,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復旦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講題:吳越政權的政治智慧
內容提要:吳越政權自錢镠至錢俶一直服從中原王朝,保境安民。公元978年,錢俶獻出全部轄境,直系親屬與境內官吏全部被遷至開封。錢俶被封淮海國王,享受十年榮華富貴。錢氏列《百家姓》第二,子孫世代顯貴,繁衍至今,成江南第一大族。
杜文玉 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名譽會長
講題:吳越國經濟與海外交流
內容提要:吳越國的農業、漁業、手工業、商業等在五代十國中都處于前列,尤其是青瓷業的發展成就更是舉世矚目。海外貿易的方向主要在日本、朝鮮半島,與東南亞、南亞、中東各國的貿易商品主要是青瓷,使中國的青瓷文化遠播海外。
沈岳明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副會長,龍泉青瓷研究會會長
講題:秘色瓷的終極密碼
內容提要:陜西法門寺地宮秘色瓷實物的首次發現,讓人們對秘色瓷的認知不斷加深。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的考古發掘,更是為吳越國時期秘色瓷燒造的相關研究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秘色瓷從制作伊始就是按照其特有的燒成要求生產的,在唐末五代時期,越窯與秘色瓷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王大學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講題:吳越國水利建設在歷史上的作用與地位漫談
內容提要:吳越國對境內水利的治理在中國水利科技與社會史上有自己獨特地位。比如西湖治理留住了一泓清水,留下了“留得西湖翠浪翻”的佳話。吳越國時期通過合理措施來實現各類水資源的有效聯通,這一段歷史,是透視從吳越到“宋韻”的重要窗口。
徐吉軍 浙江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浙江工商大學大運河文化研究院教授
講題:吳越文化對中華文明發展的貢獻
內容提要:錢镠有著濃厚的儒家“民為貴”思想,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的治國理念。歷代錢王心系百姓的安危,將愛國、愛民、愛家三者(修身、齊家、治國)密切貫通在一起,是中國歷史上“舍小家成大家”的典型事例。
有需要的在臨機構和單位,可聯系臨安區委宣傳部吳越文化研究室(實際授課時間視情統籌安排)。
預約電話:0571-89540258
預約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30-6:0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