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火熱,西湖邊的荷花也很嬌艷。
昨天(8月8日),西湖邊第一波蓮蓬已開始義賣,現場排起長隊,凌晨四五點出發的市民,只為品嘗西湖第一波的鮮甜。
西湖蓮蓬的魅力可見一斑。
如果沒買到西湖蓮蓬,來看看荷花,也是不錯的度夏方式。潮新聞記者從水域管理處了解到,今年受“暴力梅”影響,荷花整體的花期往后延了些,目前,西湖的荷花已進入了最佳觀賞期,很驚艷。
在西湖范圍,共有24塊荷區,約150畝,主要集中在北里湖和西里湖等水域。
西湖的荷花以紅色系為主,主打紅蓮,有西湖紅蓮、建德紅蓮、玄武湖紅蓮等。僅曲院風荷就分布著紅蓮、白蓮、重臺蓮、灑金蓮、并蒂蓮等荷花。西湖荷花的盛花期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上旬。
大大小小這么多的荷區,如何能“優雅”地賞荷?這些經典賞荷路線要收藏起來。
如果你想步行賞荷花,推薦第一條路線從斷橋出發,沿著北山街走,穿過西泠橋,到達平湖秋月;第二條推薦路線是從斷橋出發,沿著北山街走,到達曲院風荷;此路線沿途都是風景,擁有面積大、種植集中、視野廣闊的特點,是攝影愛好者的拍照勝地。荷區種植品種是西湖紅蓮,擁有花型大,色澤紅艷,也是西湖特有品種。路程長度2.6公里,適宜一家人一同步行賞荷享受天倫之樂。
如果你想騎行,從集賢亭出發,沿著南山路騎行,途經長橋,穿過楊公堤,繞過花港觀魚景區,沿著北山街,最后到達斷橋荷區。
清晨的集賢亭別有一番風味,荷花在晨光中漸漸綻放。沿著南山路一路前行,能看到長橋和雷峰塔。楊公堤,有連續的上坡下坡,可謂是騎行者的樂園。路線的后段,能看到“曲院風荷”、西泠橋、北山街、斷橋,這幾塊西湖最大的荷區。長10公里,騎行微風徐徐,路邊荷葉田田,美不勝收。
如果你想乘船,參觀完錢王祠“荷花睡蓮展”后,在碼頭乘船抵達三潭印月島,登島賞荷花和睡蓮。精心打造的“荷合美美 好運蓮蓮”西湖蓮荷展在錢王祠精彩呈現,非常值得今夏打卡。三潭印月島上有西湖最豐富的睡蓮品種,覆蓋70多個,另外還有30多個荷花品種。此線路,能在賞荷的同時,參觀西湖兩大著名文化景點,可謂是收獲滿滿,且全程步行少,是親子賞荷的最佳路線。路程長度約1.2公里(直線距離)。
新聞
古代,夏日賞荷是一件風靡全城的活動。
宋代,西湖賞荷成為一種風尚。北宋時期,荷花已在西湖廣泛分布,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美。經元祐年間(1086—1094)的疏浚工程后,西湖中荷花盛開,與新修的蘇堤妙相承合,有一種人工和天然相照應的美,顯示出清秀綽約的風姿。
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西湖是重要的都城景點,吸引八方來客,天然的、人工培植的荷花,格外繁茂。荷景成為宮廷、宅院的重要園林景觀,賞荷成為潮流,并形成了六月荷花節的傳統。
南宋時期的“曲院風荷”是宮廷酒坊,寫作“麯”院,位于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下飄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飲亦醉。
時光荏苒,正是一代代“養荷人”的精心養護,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欣賞美麗的西湖荷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