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路的懸鈴木、虎跑路的水杉、龍井路的楓香、湖墅路的香樟、靈隱路的無患子……杭州的林蔭道,你最愛哪一條?
綠樹濃蔭,送來酷暑中尤為珍貴的清涼;連株成屏,筑起城市中頗具意韻的風景線。杭州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留下了諸多郁郁蔥蔥、各具特色的林蔭道,已然成為杭州的風光名片之一。《杭州市林蔭道評選標準和管理導則(試行)》前期正式發布后,各區(縣、市)綠化部門都在力推“自家”的林蔭道,都市快報·橙柿互動也特別聯合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推出“最美林蔭道”推薦活動。經過各區(縣、市)自薦、市民推薦、衛星勘測、專家論證、現場查驗等環節。昨天(8月30日),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正式推出杭州市首批100條林蔭道。
100條林蔭道是怎么選出來的?
杭州具有林蔭效果的道路上千條,從中挑選出首批被命名林蔭道,最核心的指標是“慢行道綠化覆蓋率”,即行道樹綠蔭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覆蓋的比例。市園文局聯合專業部門對每一條林蔭道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勘察監測,今年首批入選的林蔭道“慢行道綠化覆蓋率”都達到了80%以上,對行人來講,最直觀的感受是在這樣的人行道行走就不需要打傘了。除此之外,入選的林蔭道對機動車道都能達到一定比例的覆蓋。
這次評選還對行道樹的生長條件、存續性、樹種適宜性進行賦分;對行道樹的整齊、健康以及路面的平整情況進行評估;包括慢行道的寬度、林蔭路段的長度也是評審關注的內容。
以上要素組合成滿分100分進行打分,只有總分在80分以上的才能被評為“一級林蔭道”,總分60分以上的可以被評為“二級林蔭道”。
增加“特色風貌和文化”項附加分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杭州林蔭道的評選,還專門增加了對于“特色風貌和文化”項的附加分,按照專家們的說法,是希望杭州能夠打造更多具有文化底蘊和特色風貌的林蔭道。
哪些林蔭道得到這項加分了呢?最典型的莫過于位于西湖景區的北山街、南山路、湖濱路等,而桐廬縣迎賓路(圓通路-富春路段)以無患子作為行道樹,富春路(塔塢路-洋塘路段)以香樟作為行道樹,建德市南山路全路段以香樟、柏樹、大葉女貞、桂花等混交林的形式呈現,錢塘區學林街(海達南路-高沙路段)以楓香為行道樹,這些路段行道樹景觀風貌與該區域的文化特色密切相關,都不同程度得到了“特色風貌和文化”加分,成為一條具有文化底蘊的林蔭道。
13條林蔭道被評為“三星推薦”
市民推薦、區縣自薦、檢測高分的林蔭道,是本次評選等級最高的“三星推薦”林蔭道,共有13條。
西湖風景名勝區自然是居首位的,北山街、南山路、楊公堤、湖濱路、虎跑路、靈隱路、龍井路等都在其中;西湖區也有2條林蔭道入選了,如馬塍路(天目山路-文二路段)、西溪路(保俶路-黃龍路段);上城區的五安路(采荷路-慶春東路段)也被評為三星級林蔭道。
掃碼查看杭州市首批100條城市林蔭道名單,看看你家附近的道路有沒有入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