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20btc.com):自幾年前arbitrum、optimism等先驅開始在以太坊上構建layer2網絡,以支持更快、更便宜的交易體驗后,layer2網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據l2beat數據顯示,現有73個運行中的layer2、20個layer3,還有81個即將推出的項目和12個已建檔的項目。
隨著Layer2項目不斷增加,Layer2協議ZKsync主要開發商Matter Labs執行長Alex Gluchowski接受Coindesk采訪時認為,碎片化就是區塊鏈領域需要解決的下個重大挑戰:現在的競賽是解決碎片化。
互操作性解決方案成關鍵
許多Layer2協議存在彼此之間溝通的問題,互操作性解決方案已經開發出來,希望解決這個問題,包括Matter Labs在6月發布的Elastic Chain。
其他Layer2競爭項目,像是Polygon和Optimism也提出自家解決方案,例如Polygon的Agg Layer和Optimism的Interoperability解決方案,希望通過讓不同鏈接入自己的互操作性層,來解決碎片化問題。
Alex Gluchowski表示,新的競爭將是提供互操作性解決方案項目之間的競爭:更具體地說,是Optimism的Superchain和Matter Labs的Elastic Chain,因為它們是區塊鏈中僅有的兩個實際實現互操作性的生態系統。
Gluchowski提到,他懷疑Optimism的互操作性計劃將很難實現,除非其系統升級,以整合零知識證明,但這些都是很復雜的技術。
需要這么多Layer2嗎?
過去幾年出現這么多鏈的部分原因是,一些公司讓開發者很容易復制其技術,并基于其技術構建自己的網絡,像OP Stack和Matter Labs的ZKstack這樣的軟件工具,就讓用戶可輕易使用Optimism和Matter Labs的技術構建自己的定制化Layer2鏈。
一些高知名鏈例如Coinbase的「Base」和Worldcoin的「World Chain」,都是使用OP Stack構建,此外,Layer1鏈Cronos也基于ZKsync技術構建自己的Layer2鏈Cronos zkEVM。
現在的目標是,讓所有這些鏈更加互通,這樣用戶在不同鏈上進行交易時不會感到碎片化,而是感覺像是在一個單一鏈上操作,Alex Gluchowski主張,需要重新思考和看待Layer2的豐富性: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有重要的Layer2鏈?我認為我們不需要太多通用的Layer2鏈,但我們確實需要一些特定應用的Layer2鏈或特定社群的Layer2鏈。Layer2鏈可以是區域性的,比如拉丁美洲、東南亞或日本,因為有特定文化,有不同的運作模式,或者可是特定應用的,比如在Elastic Chain上推出的項目只是游戲鏈,不需要與DeFi或金融應用共享基礎設施區塊空間。
以上就是Layer2協議ZKsync CEO Alex Gluchowski:現在的競賽是解決區塊鏈碎片化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