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葉楊 攝
“開桿咯!”
昨天清晨5點半,臨安區島石鎮太平里村的天空剛泛起魚肚白,62歲的村民“帥老大”——帥順武就開著農用三輪電動車,載著兩名安徽雇工,風風火火地上山了。
又是一年白露!這是臨安山核桃開桿的日子。橙柿互動記者已經連續第三年在“開桿日”和“帥老大”一起上山打山核桃了,他們家有400多棵山核桃樹。
五年級的女兒趁著周末
回家幫忙撿山核桃
白露到,竹竿搖,滿地金,扁擔挑。
昨天,“帥老大”和老伴4點多就起來給雇工胡有安、胡麗娟做早飯了,有蕎麥饅頭、熱粥、醬瓜、蘿卜干、咸鴨蛋、番薯干、黃瓜、玉米,還有豬蹄燒筍。
到了山核桃林,胡有安麻溜地跳下車,扛著伸縮桿就往山上走。他熟練地爬上一棵山核桃樹,“噼噼啪啪”地敲打起來。一時間,圓潤、飽滿的山核桃就從樹枝上掉了下來,“大果小果落山坡”。
“我們績溪那邊也有山核桃,但是數量少,種山核桃要土基好,臨安這邊的山最好。” 胡麗娟拎著蛇皮袋,蹲著撿果子。
因為之前開車摔傷了,“帥老大”今年沒爬山核桃樹。他從16歲開始就學會了爬山核桃樹、打山核桃,連續45年沒斷過。為了補上自己這份勞力,今年,他額外多雇了兩名島石鎮的人幫忙。
打山核桃是個苦差事,“帥老大”深有體會——
“每年3月底,要給山核桃林撒磷肥;到6月初,要撒復合肥;9月底,山核桃采摘完了,還要撒一次肥……除了大雪天和臺風天,我天天都來巡山,山核桃樹上有蟲就打蟲、有病就治病。到了8月20日左右,割一星期的草,要為9月初白露時節打山核桃做最后的準備。當然,最忙的就是現在打山核桃的10來天了。”
這10來天,“帥老大”和雇工們每天都要從清晨忙到傍晚,只有到了中午,大家伙兒才一起圍坐在山核桃樹下吃飯,小憩片刻。
打完山核桃只是第一步,他還要和家人一起給山核桃脫蒲、水選、曝曬、精篩……一顆山核桃,差不多要經過18道制作程序才能成品,到消費者手里。
一大早,“帥老大”的兒子、女兒、外孫女也來到了山核桃林,年輕一輩雖然不會上樹打山核桃,但都愿意出把力。他們的父母,就是靠著打山核桃、撿山核桃,供他們念完了小學、中學、大學的。
“帥老大”的女兒帥水麗,是“山核桃二代”,9年前,她在電商平臺開了“老帥家的山核桃”小鋪,如今,“核悟鮮”已經小有知名度了。
“我們只賣新貨。隨著山核桃‘開桿’,預計9月20日左右能開始發貨。”她說。
昨天,帥水麗10歲的女兒小美上五年級,也趁著周末放假,回家幫忙撿山核桃。
- 1
- 2
- 下一頁
- 全文閱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