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幣安上幣的討論始終不絕于耳,圍繞幣安展開的批評和爭議從未停止。所以今天,筆者通過研究幣安的相關上幣信息,通過數據來看幣安的上幣策略到底怎么樣。
根據 X 用戶 @MustStopMurad 分享的數據,今年只有 42 個代幣的表現優于比特幣,值得注意的是,前 15 個代幣中有 11 個是 MEME。基于這些數據,來看這 42 個代幣,發現幣安仍然具備財富效應,讓用戶可以盈利。分析表明,盡管市場情緒在不斷變化,但幣安在上市許多此類高漲幅項目方面依然發揮良好,為用戶提供了交易機會,并從其上漲中受益。
通過以下具體數據可以看到:
1. 提前上線優質項目:在今年漲幅表現優秀的 42 種代幣中,有 20 個代幣是去年或更早上線幣安的, 5 個代幣于 2024 年上線,幣安用戶有機會在上漲之前就在幣安進行交易并從中獲利。
2. 值得注意的項目代幣:去年幣安已上線的項目,如 Pendle(752% )、Arkm(1038% )、Pepe(496% )和 Floki(701% ),在經過去年熊市的洗盤之后價值獲得了認可,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
3. 上半年上幣表現:BANANA 和 TON 兩個項目雖然在第一次上漲時并沒有上線幣安,但在上線幣安后實現了約 30% 的收益,仍然為用戶帶來了可觀的價值。這表明,即使失去先發優勢,幣安也能繼續為幣安社區抓住關鍵機會。
4. 2024 年新幣:今年推出的兩個項目 WIF(234% )和 TURBO(38.6% )在幣安上市后也展現了強勁增長,加強了幣安為平臺用戶帶來優質項目的承諾。
5. 未上線項目:在剩余的 17 個未上線幣安的代幣中,有 4 個是其他交易所代幣, 10 個是小市值、低交易量的項目。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最近發布了一條推文,重申了幣安的上幣策略,并直接回應了用戶最為關心的問題。以下是何一分享幣安上幣標準的總結:
1. 上用戶需要的項目:在過去的兩個周期,幣安上幣在有用戶、有流量的項目方面有很多的錯過。這里的經驗和教訓是幣安作為交易平臺,不能只有自己覺得好,而是要用戶覺得好。所以幣安近期上線了幾個相對代幣分散,且市值不高的 MEME 項目。而其他初期篩選的項目,很多都倒在了合規審核和代幣集中程度上。
2. 上活得久的項目:決定代幣價格的不是幣安,是代幣模型、流通量、買盤、賣盤,一些頂級團隊的高估值項目在其他項目起起落落時能活得久,且有更多機會。幣安沒有絕對的話語權,這恰恰是行業去中心化的特點,是金融專業玩家和 DeFi 崛起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兩者都是把行業帶入下一個階段的關鍵。去中心化,沒有絕對的權威,這正是這個行業的魅力所在。
3. 上有商業邏輯扎實的項目:無論Web2還是Web3,創業的本質是創造這個世界需要的東西,自然有人會為它付費。幣安偏好有扎實的商業模型且有收入的項目,同時希望這個項目估值不要太高,能照顧社區共同成長,并且可以賦能代幣。幣安歡迎社區推薦所有符合標準的項目。
雖然幣安可能會一直面臨批評,社區噪音也不會停止,但從上幣數據來看,不可否認,幣安仍然是用戶可以信任的獲利平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