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Solana 生態又重新受到關注,不過主要還是因為層出不窮的 Meme。
在 Meme 外,一些既有賽道和敘事也開始了自我演化,比如老生常談的 LST (流動性質押)。
一直以來,LST 的邏輯都很直接,你存,你質押,你獲得收益;但這種直接是對于 DeFi 圈內老手來說的。不過 Solana 素有散戶鏈的別稱,讓更多圈外散戶參與 LST,不一定要直接將 LST 的背后邏輯暴露給他們。
最近 Solana 上一個名為 Windfall 的 LST 協議就把「降門檻」這個事玩出了花 — 讓用戶感知不到自己在參與 DeFi,而是感覺自己在玩游戲。
小編看了下項目,邏輯大概是玩游戲得獎勵,獎勵則從 LST/LRT 質押收益中來。
當新敘事難以涌現,對老敘事做點微調以貼合“消費級加密應用”的新趨勢,也是個值得關注的事情。
前店后廠
如果你是一個純加密和 DeFi 小白,理解 LST 這件事其實有個關鍵的鴻溝:
你甚至都不知道為何要質押,更無法理解質押來保護 PoS 網絡這種硬核理由的意義,說白了就是 LST 長久以來的玩法從來不是站在 Mass Adoption 角度考慮的,而是一種略有門檻的、Degen 和大戶們直面收益的狂歡。
捫心自問,即使是圈內人,如果不常玩 DeFi 其實也很難搞清楚一系列的收益疊加、資產套娃和借貸杠桿等等帶有金融氣息的設計。
于是 Windfall 這個項目干脆換了個思路:不理解的東西,看不到就好了。
從用戶視角來看,你在 Windfall 上看到的只是類似于上圖的不同小游戲界面,當然這些游戲從玩法和理解上是相對簡單的,且多少可能帶著一些獎勵梯度、幸運抽獎和獎池的設計。
于是你全程其實都是在玩一些小游戲,依據不同的規則還能獲得游戲里的獎勵。
這些游戲里的獎勵,實際上背后就是從 Solana 的各種 LST/LRT 協議中來的:
- 質押收益:玩家往 Windfall 里存 SOL,看起來像是花錢玩了一局摸獎游戲;但實際上存進去的 SOL 通過流動性質押協議 Sanctum 變成了 windSOL,產生基礎的質押收益。
- 再質押收益:同理,質押過后的 LST 代幣(windSOL)再通過 Jito 提供支持的 fragmetric 再質押協議再來一輪套娃,獲得再質押的復利。
- 上面兩類所有用戶存入的 SOL 所形成的質押 / 再質押收益匯集成一個獎池,通過游戲規則分配給游戲參與者。
這就是個典型的「前店后廠」模式:面向消費者賣的是食品,背后則是個復雜的食品加工廠。
面向散戶玩的是帶獎勵的游戲,背后則是個流動性質押和再質押產生收益的套娃機制。
大家其實不需要懂背后工廠里的生產機制,玩就完事了。
顯然,這個前店后廠的模式,比直接去理解工廠里的復雜收益產生機制要容易得多,也更容易吸引圈外用戶。
抱團合作
游戲化的 LST,光靠 Windfall 還搞不成,項目也非常聰明的選擇了和生態中的其他項目來抱團合作,核心目的還是為了吸引更多用戶進來。
從運營角度考慮,你認為這類游戲怎么才能吸引更多人玩?
大體的思路不外乎兩個:
第一,讓游戲本身的吸引力變得更強;第二,讓持有不同資產的人都能進來。
順著這兩條思考路徑,Windfall 正在把戰友變得多多的:
首先,在增強游戲吸引力上,把各類 Meme 的 IP 價值最大化利用。Windfall 提供的各種休閑和有趣的碰運氣小游戲,會與 Solana NFT、memes 和其他 IP(如 @bonk_inu 和 @MadLads)合作開發,比如前文圖中的 Bonk 挖方塊小游戲。
其次在擴大資產選擇面上,Windfall 還擴展了更多 DeFi 集成,使得玩游戲投入的資產不再限制在 SOL 上,例如通過 @KaminoFinance 可以使用穩定幣存款參與;通過 @EclipseFND 可以使用以太坊存款參與;通過 @ZeusNetworkHQ 可以使用比特幣存款參與。
另外在游戲本身的公平性上,由于本質是幸運抽獎的小游戲,那么隨機數、抽獎的透明性和高效率變得更加重要。Windfall 官推顯示,項目還在與 magicblock 與 Light Protocol 合作,使用 ZK 壓縮技術來更有效率的處理大量隨游戲機制而來的樂透獎勵。
這種圍繞自己業務核心 KPI,抱團合作補齊短板和需求的做法,之后可能也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老敘事里的新項目中。
對新項目而言,借力老項目已有的功能發展業務,不必重復造輪子;對老項目來說,提供部分能力在未來預期收益中分一杯羹也不虧。
不過目前, Windfall 仍沒有完全公布其官網以及產品的細節,仍處于社媒造勢和預熱的階段。
對于早鳥 Degen 來說,當前可以做的是填寫自己的 SOL 地址以加入官方的等待清單,以博取早期參與試用的機會和更多權益。
大敘事未出現,小優化不停歇。
當前的加密市場,或許仍在等待一道曙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