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交易所在2013年10 月創建的堪稱區塊鏈行業的黃埔軍校,其中BIAN交易所的趙長鵬和何一都曾經在OK任職過,累計了自己的經驗,而趙長鵬憑借著個人的膽識與智慧創建了BIAN交易所,而且在市場上的名氣遠遠超過了OK交易所。
OK交易所的創始人徐明星,也是公認的幣圈最牛經紀人,不僅僅自己優秀,還培養了一批區塊鏈的頂尖人才。OK交易所個人感覺還算可以,不過合約市場的話在OK交易所應該用戶最多的,至于其他方面的發展還是比不過火幣和BIAN了,目前支持合約、現貨、OTC場外交易,交易深度好,用戶體感也很號。用戶也遍布了全球,用戶群體龐大,該交易所在管理、服務、運作水平也是一流的。可以放心交易。
OK,合約收割機&幣圈黃埔軍校!
在幣圈大部分老牌交易所基本上都經歷過九四從國內遷移到海外的過程,OK也一樣,最早我們知道的OK應該是OKCoin幣行,九四之后出現的OKex海外版,也就是遷移到海外的一版交易所,這也是這個時期各家交易所的普遍做法,所以很多的老牌交易所也在這個時期改了一個國家化的名字,比如比特時代改成了aex;元寶改成了BCEX等,OK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名字OKEX。
關于OKEX,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兩個稱號合約收割機”幣圈黃埔軍校”,可以說很形象的概括了OKEX的特點。
首先,我們來看看合約收割機”,Okex應該說算是國內幣圈比較早做合約交易的,當其他交易平臺都在老實做現貨交易,即使有嘗試的也只是幾倍的杠桿交易的時候,okex已經可以支持20倍的合約交易了,所以關于OK合約爆倉的消息時常傳出,其實幣圈的這個價格不穩定特性,爆倉有很多種原因,并不一定責任都在OKex,2017年前后那幾年幾乎聽到的維權事件70%都和Ok合約爆倉有關系,還流傳出不少okex大樓被圍的事件,這個時期OK掌門人徐明星應該說算得上合約的堅守著,隨著今天他隱退二線后,關于OKex的合約爆料才稍微少了一些,說OKex是幣圈的合約收割機”其實是非常形象的,代表了OKex一個時期的主要業務。
第二,幣圈黃埔軍校。其實在2017年那會寶二爺也辦過幣圈的黃埔軍校,但是最終到底只記住了okex,原因很簡單,OK幾乎給幣圈輸送了大半的人才,這也是為什么稱它為幣圈黃埔軍校的原因,像BIAN的趙長鵬、何一;火幣的李書費;可以說OK為幣圈培養了很多的人才,但是OK真正留住的人并不多,當年徐明星還以這個稱呼而自豪,假如這些人都留在了OKex,那當下的OK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
眼下,okex應該說勉強可以在綜合排名上排在第三,但是實際上如今OK的實力已經遠不如火幣和BIAN,尤其是在今年的大調整后,OK將要講解走其實還不是很明朗,就目前看OK所走的基本都是沿著火幣或者BIAN的走,比如公鏈生態、項目孵化實驗室等,幾乎看不到什么創新的地方,但是話說回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做不了第一,也是排名前5的交易所,在很多地方是后來者難以比擬的。所以對于OK我覺得應該這樣評價:歷史久、經歷牛熊、基礎實力強、團隊各方面都很不錯,但是創新不足,尤其是目前的魄力還是有欠缺,活下去沒問題,但是當第一有難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