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特幣采用的是工作量證明機制,每十分鐘出一個區塊,對應一串哈希值,所謂礦機就是顯卡,用來生成哈希值與產生的那個唯一的哈希值對比,如果兩者一致即為挖礦成功,同時向全網廣播,校驗記錄。
2、目前的礦機所產生的算力已經極為恐怖了,挖礦仍然不易,如果想攻破,需要算力占比超過51%。即便用國家的超算也不易實現,且成本不合適。如果未來量子計算機能有大突破,這倒是有可能的。
3、不過那也是對還沒挖出來的而言,比特幣一共發行2100萬枚,全部挖完約需100年,現在已經產生了快1800萬枚了,所以付如此大的算力成本只有這點收獲是不值得的,對已產生的幣價值影響有限。與其費力攻擊比特幣公鏈,還不如去攻擊那些交易所來得合適。
4、首先算法都是基于當前的一些數學難題來處理,破解難度很大。其次比特幣的代碼是開源的,也有專門的人來維護。所以算法是可以更換的,如果某一個數學難題被攻破了,又可以根據當時的數學發展程度,換一個新的數學難題對應的加密算法。
5、比特幣密碼跟算法可以更換的,可以更換到其它公鏈里面去,設置密碼容易破解難。
3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