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太保在金融領域成績斐然,不僅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經營業績成績單,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也邁出了堅實且卓越的步伐。
ESG理念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在中國太保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的過程中,取得非常關鍵的助力作用。
去年末,中國太保在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的ESG評級中躍升兩級至AA級,為中國大陸保險機構獲得的最高評級,可持續發展績效正邁入全球綜合性保險集團先進行列。
“胸懷國之大者,踐行保險為民”,這不僅是中國太保的價值追求,更是其行動指南。一直以來,中國太保把“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強”作為中長期發展的關鍵目標,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在ESG領域精耕細作。
回顧中國太保2024年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夯實”“創新”“擔當”這三個關鍵詞,精準概括了中國太保的發展路徑。它們是中國太保在ESG領域完善頂層設計、創新業務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生動注腳,全方位展現了中國太保在這一年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堅實步伐與輝煌成就。
完善“頂層設計”,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
“頂層設計”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得以順利落地及順暢實施的靈魂所在。
自2020年起,中國太保便啟動了ESG“頂層設計”的搭建工作,經過多年的精心打磨,已構建起一套層次分明、高效協同的治理架構。在2024年,這一治理體系的持續完善成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基礎夯實的關鍵亮點。
為發揮戰略領航功能,中國太保的高質量發展三年規劃、ESG三年規劃全方位落地。公司圍繞財務和影響雙重重要性評估,精準確定ESG年度核心議題,以此牽引重點工作實施。
規劃與落地之間需要全方位的制度建設體系架起橋梁。2004年,中國太保在ESG制度建設方面成果斐然。發布的《投資活動盡責管理指引(試行)》《運營端碳盤查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如同堅實的基石,為ESG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旗下子公司亦積極響應,太保資本、中國太保壽險等公司制定了《ESG投資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中國太保的ESG制度體系,確保ESG理念貫穿于公司運營的每一個環節。
而在激勵約束機制上,中國太保則將ESG指標與董事會執行董事和管理層的績效薪酬緊密掛鉤,同時設立覆蓋集團和主要子公司的ESG相關考核指標。這種激勵約束機制促使公司各層級積極投入到ESG工作中,有力保障了ESG目標的有效落實。
此外,中國太保持續深化ESG投資管理制度體系、評估機制以及信息系統建設。2024年,中國太保首次完成并披露負責任投資原則(PRI)透明度報告,積極探索將氣候因素融入戰略資產配置,充分考量氣候變化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推動負責任投資能力進一步提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和保障。
這些“頂層設計”完善的背后,映射出的是中國太保已形成涵蓋ESG管理架構、管理制度及激勵約束機制等在內的閉環管理體系。這一管理體系也夯實了中國太保可持續發展的“地基”,更為其在金融市場的穩健前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書寫五篇大文章,創新可持續發展內涵
創新是中國太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24年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創新”這個詞匯就出現了超過50次,尤其是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書寫上,創新成果顯著。
具體來說,在科技金融領域,中國太保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用創新產品為國家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如去年中國太保產險與國科控股推出的“中試項目費用損失保險”就為全國首創,該產品能夠替科技企業在中試成果未達預期時的損失提供風險兜底,填補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風險保障空白。又如在低空經濟方面,中國太保成立了“無人機保險創新實驗室”,發布全國首個“低空經濟第三者責任險”,并成立“低空經濟產業保險研究中心”,走在了低空經濟風險保障的行業前列。2024年,中國太保的科技保險業務服務企業超過10.5萬家,保障金額突破110萬億元。
綠色金融是中國太保創新的重要領域。公司充分發揮保險在負債端和資產端的專業優勢,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2024年,綠色保險總額突破147萬億元。
2024年12月,中國太保、申能集團、上汽集團攜手合作,成功落地上海首單碳普惠碳資產損失保險,此舉通過保險填補了碳損失領域風險管理的空白,成為上海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事實上,這僅僅是中國太保在綠色保險領域創新的一個縮影。航運脫碳保險、碳配額質押保險……2024年,中國太保累計推出了30多款創新綠色保險產品,為新能源、碳金融、碳匯等綠色新興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綠色投資方面,中國太保持續完善綠色投資管理體系,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產業基金等多種形式,實現綠色投資規模超2600億元。而在綠色運營與公益方面,中國太保也積極探索創新方式,構建碳管理體系、開展公益林建設等。
數字金融領域,中國太保則持續探索創新,積極推進“數智太?!笨萍家巹潱@其中誕生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孵化成型,數字員工就是一個典型代表。數據顯示,2024年數字勞動力覆蓋員工超2000人,生產率提升近20%,數智化服務客戶達6814萬人次,人工智能服務調用量8.44億次,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
普惠金融及養老金融方面,亦閃耀著中國太保的不少創新點。例如公司探索保險服務漁業防災減損工作的創新普惠金融模式,建立全國首個塘頭水生動物疫病檢測實驗室——“太保e檢站”,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保險展示案例;又如中國太保旗下專業康復醫療品牌源申康復摸索出的“醫康養融合”創新路徑,已在廈門、濟南落地。
共振國之所需,擔當可持續發展重任
保險是社會的“減震器”和“穩定器”,在重大國家戰略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中國太保深刻理解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始終與國家戰略和人民需求緊密共振,積極擔當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在進博會以及服貿會這類重大國家級展會舉辦過程中,中國太保連續多屆肩挑指定保險服務商之責,為大會順利舉辦提供從會前、到會中、再到會后的全流程保險保障和風險管理服務,并持續升級保障方案。2024年,中國太保分別為第七屆進博會提供超1.27萬億元的綜合保險保障方案,為服貿會提供的總保額亦達2820億元。
而在護航“一帶一路”的十年間中,中國太保累計提供海外業務風險保障超3萬億元,承保范圍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與地區,項目數量超1200個。在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這一方面,中國太保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24年在中資保險公司中實現重點項目保障數量排名第一、工程險保費位居行業第一,推動了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
增進民生福祉上,中國太保同樣積極作為。在社會保障領域,中國太保不斷提質擴面,大病醫保覆蓋106個城市,長護險服務超9000萬人次,累計參與200余個惠民保項目,切實減輕了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同時,中國太保在鄉村振興方面加大投入,2024的幫扶資金達1757萬元,助力產業振興、村容村貌改善和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強對農戶的風險保障,2024年新開發1409款農險產品,為1936萬戶次農戶提供各類農業風險保障6634億元。
而在公益慈善和社會責任履行方面,中國太保近年來持續擦亮“太保藍”“責任照亮未來”等公益品牌,守護“一老一小”,為特殊群體打造貼合需求的關愛體系。數據顯示,中國太保2024年捐贈總額高達5711萬元,共有3800余名青年志愿者積極投身各類重要任務,2024年累計服務時長7164小時。
可以看到,2024年中國太保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通過“夯實”頂層設計、“創新”發展內容、“擔當”社會責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25年,相信中國太保同樣會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繼續闊步前行。
正如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所言:“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未來,中國太保將繼續攜手社會各界,以保險之力守護綠水青山,以金融活水潤澤民生福祉,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在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上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p>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