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福建南安水頭鎮的街道上已經熱鬧非凡。滿載石材的大貨車轟鳴著碾過青石板路,工人們頭戴橙色安全帽,在堆滿巖板的倉...
清晨六點,天剛蒙蒙亮,福建南安水頭鎮的街道上已經熱鬧非凡。滿載石材的大貨車轟鳴著碾過青石板路,工人們頭戴橙色安全帽,在堆滿巖板的倉庫間穿梭如織。空氣中彌漫著石材切割后特有的粉塵氣息,混合著晨露的濕潤,在朝陽下折射出晶瑩的光。
這里是中國的“石材之都”,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石材貿易集散地,每年有超過1億平方米的石板材從這里流向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在這個占地僅117平方公里的小鎮上,石材相關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石材相關企業更是超過2000家,成立于2003年益利崗石便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石材行業的較早入局者,短短幾年間,益利崗石便拿下了智勝、勝帝、悅士、阿莎麗等知名品牌的代理權,更是憑借著豐富的產品線、優質的服務,在競爭對手環伺的水頭鎮站穩了腳跟。然而,看似風平浪靜、發展一切向好的表象背后,一場危機也在益利崗石內部悄然滋生。
石材江湖的“隱形戰爭”
“王總,您要的這款巖板有3200X1800和2600X900兩種規格,亮面和啞光都有,您看要哪種?”開單員小李拿著產品手冊,快速翻找著客戶需要的型號。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益利崗石的辦公室上演。石材行業的產品種類極其繁雜,僅巖板一個品類就有數十個系列、上百種規格,再加上顏色、工藝等變量,客戶往往需要在數百種選擇中確定自己想要的產品。
“以前客戶來下單,我們得先查產品手冊,再打電話問倉庫有沒有貨,最后還要手動計算面積。”小李回憶道,“經常出現算錯面積、報錯價格的情況,客戶等得不耐煩,我們也累得夠嗆。”最讓小李頭疼的是板材切割后的管理。“客戶經常要求切割板材,但切割后的余料怎么處理?庫存怎么更新?這些問題以前我們都是靠人工記錄,經常出錯。”
數智化轉型的“破局之刃”
一次偶然的機會,益利崗石創始人曾總接觸到了暢捷通好生意。“當時就覺得這個系統可能解決我們的痛點。”曾總回憶道,“我們立即決定試點。”系統上線后,最直觀的變化發生在開單環節。現在,客戶來訪時,小李只需要打開手機APP,就能快速查詢產品的規格、價格、庫存等信息。“客戶要什么規格,我們當場就能報價,不用再打電話問倉庫。”小李說,“系統還能自動計算面積,再也不用擔心算錯了。”
更讓曾總驚喜的是庫存管理功能的提升。“我們有多個倉庫,以前調貨時要打電話確認庫存,現在通過系統就能實時查看各個倉庫的庫存情況,還能直接在不同倉庫間調撥貨物。”板材切割后的管理一直是石材行業的老大難問題。現在,益利崗石通過系統的“拆卸單”功能,實現了切割板材的自動入庫和原板材的庫存扣減。“系統會自動記錄切割后的板材數量,庫存更新一步到位。”小李演示著系統操作,“再也不用擔心余料浪費或庫存不準的問題。”
這個功能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幫公司節省了不少成本。“以前切割后的余料經常找不到,現在系統里都有記錄,可以二次利用。”曾總算了一筆賬,僅這一項每年就能為公司節省數十萬元的成本。數智化轉型帶來的不僅是內部管理的提升,還為客戶提供了新的采購方式。“我們現在有在線商城,客戶不用來市場就能查看所有產品信息。”曾總說,“特別是疫情期間,這個功能幫我們維持了很多外地客戶的訂單。”
通過在線商城,客戶可以隨時隨地瀏覽產品、下單采購,甚至可以在線咨詢產品參數。“有個外地的客戶,以前每個月都要來水頭兩三次,現在通過商城就能完成采購,節省了大量差旅成本。”小李補充道。
經過一年的數智化轉型,益利崗石的運營效率顯著提升。開單時間從原來的平均十幾分鐘縮短到3分鐘,庫存準確率提高到99%,客戶投訴率下降了60%。“最明顯的變化是客戶滿意度提升了。”曾總說,“以前客戶經常抱怨報價慢、發貨慢,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的旺季出貨量比去年增長了30%。”
更讓曾總驚喜的是,數智化轉型還帶來了意外的商機。“通過系統的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某些規格的產品特別受歡迎,就加大了這些產品的備貨。”曾總說,“精準的數據分析幫助我們優化了庫存結構,減少了資金占用。”
在這場靜悄悄的革命中,益利崗石的故事只是水頭石材產業的一個注腳。從手寫訂單到云端管理,從經驗判斷到數據決策,數智化的力量正在重塑這個傳承百年的產業。當傳統石材遇上現代科技,碰撞出的不僅是效率提升的火花,更是一個傳統行業涅槃重生的新機遇。
站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之巔,水頭鎮正以“世界石材之都”的姿態,書寫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范式。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在訴說著一個真理:唯有擁抱變革,才能讓古老的產業永葆生機;唯有數字賦能,才能讓“點石成金”的傳奇延續下一個百年。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暢捷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用友旗下成員企業,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并于2014年6月2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股份代碼:1588.HK),是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財稅及業務云服務提供商。暢捷通致力于用創想與技術推動小微企業經營與管理進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