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船舶102名產業工人獲資格證書,其中90人進階高級工
從“勞”到“創”有激勵 由“工”變“匠”有階梯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余夢迪
通訊員寧工萱
“注意管道對接角度,誤差必須控制在0.5毫米以內。”在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陵船舶”)的船舶管系工技能等級實操考場,32歲的李師傅正全神貫注地操作著工具。該企業日前開展電工、船舶管系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127名參與考核的產業工人中有102人獲頒資格證書,其中90人取得高級工資格。
作為船舶制造領域的骨干企業,金陵船舶聚焦產業工人成長成才的關鍵環節,構建“全周期培養、多維度評價、立體化發展”的職業發展體系,為他們用心鋪就從“技能小白”進階為“大國工匠”的“星光大道”。
該公司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作為人才培育的“試金石”,自2022年年底獲批江蘇省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資質以來,認定范圍已覆蓋七大主力工種。企業創新采用“理論考核 實操演練”雙維度測評體系,在技師及以上等級考核中增設綜合評審環節,至今已開展29場考評,累計1227人次通過認證。
在今年的焊工首席技師、特級技師技能鑒定現場評審會上,焊工陳師傅憑借多年積累的精湛技藝和對焊接工藝的創新改進方案,成功晉升特級技師。“以前總覺得自己的技術到頂了,參加企業的技能認定,讓我有了不斷突破自我的動力。”陳師傅感慨道。除了陳師傅,還有1名江蘇省企業首席技師、1名特級技師在評審會中脫穎而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儲備了一支“精操作、懂工藝、會創新”的核心技能人才隊伍。
技能人才是船舶工業的基石,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高級焊接專家孫輝就是企業技能人才的標桿。他于2023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第二批中央企業“大國工匠”培養支持計劃,2024年獲評江蘇省首席技師并享受企業正高級職稱人員待遇。在他的帶領下,團隊攻克了極地科考船低溫焊接等技術難題,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生產成本。
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不僅是人才評價機制的革新,更是以制度創新為匠才成長“架橋鋪路”。金陵船舶通過建立“培訓—考核—晉升—激勵”閉環管理體系,打破了傳統產業工人職業發展的“隱性壁壘”,讓一線工人從“重復勞動者”轉型為“技術創新者”,實現了從“工人”到“匠人”、從“工匠”到“棟梁”的價值躍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