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力軍。經過多年培育發展,河北省產生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有力推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已邁入提質升級階段。河北省要立足實際,積極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有針對性地解決創新鏈產業鏈協同不夠、融資保障不足、數字化轉型滯后等問題,為全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增強與創新鏈產業鏈的協同性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頭連著科技創新端,一頭連著產業發展端。只有不斷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重點產業鏈的匹配度,同步強化產業創新需求牽引,才能更好發揮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支撐作用。
與重點產業鏈精準綁定。優化企業結構布局,全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比重。圍繞各地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開展常態化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推介活動,匯聚一批具有專精特新發展潛質的高技術制造和高技術服務企業,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深化“鏈主 專精特新”協同機制。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配套、市場開拓、供應鏈合作等方面加強協作,鼓勵鏈主企業、制造業領航企業通過產業創新、聚集孵化、分工協作、開放應用場景等方式,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納入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帶動企業優化生產經營、提升產品質量。
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新型研發機構融合創新。建立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機制,圍繞企業攻關方向,通過聯合項目開發、科研課題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或協同創新中心等形式,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加快技術成果轉化落地,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能力。
積極構建長效融資機制
加快構建以耐心資本為主的長效融資機制,是有效破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關鍵。要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地方產業與企業水平,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專項信貸支持。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信貸管理體制,通過實施單列信貸計劃、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單列資金價格等專項措施,提高企業金融服務可得性。強化“一企一策”服務,為掌握產業專精特新技術的中小企業量身定做金融服務方案,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支持直接融資。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支持,積極開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孵化培育,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集中入庫,推薦優秀企業成為省級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上市輔導,協助完備各項手續條件,支持河北省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登陸滬深交易所主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等資本市場,通過上市、增發、重組、發行債券等方式,有效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加快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加快發展的有效路徑。要以特色產業集群“共享智造”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為抓手,加快產業發展形態和企業經營模式數字化重構。
積極推進“智改數轉”。引導和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智能制造車間,鼓勵和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設智能制造工廠,對獲批國家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相應獎勵。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并納入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符合條件的平臺企業給予資金扶持。
強化數字化轉型資源供給。積極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不清、短期投入高、轉型動力不足等痛點,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水平評測、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等一站式服務。抓好典型試點推廣,打造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引領帶動更多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協作
面對全球化經濟競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實現更大發展,必須走向世界市場,進一步開拓國際業務,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加強國際規則政策對接和企業合作。強化對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標準、勞動保護以及電子商務規則等培訓和政策指導,引導企業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完善有利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的外貿政策,強化貿易政策與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的協同效應,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降低企業國際經營成本,防范貿易風險。支持國際市場品牌建設與推廣,鼓勵與全球知名的行業機構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提升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全球認知度和市場話語權。
(作者張宏興 系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