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 點陣圖預示年底前將降息兩次
美聯儲繼續按兵不動,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4.25%-4.5%,預計今年降息兩次。同時,官員們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至1.4%,上調通脹預期至3%,預計失業率年底升至4.5%。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形勢穩固,但貿易和財政政策調整仍不確定,關稅可能推高通脹,其影響需進一步觀察。美聯儲維持當前利率水平,對利率路徑保持謹慎,強調政策靈活性。通脹略高于2%,預計未來幾個月將上升。勞動力市場強勁,未見經濟走弱跡象。鑒于官員們還需評估關稅、移民政策等對經濟的影響,市場預計9月前降息概率為74%。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這次利率決議符合我們的預測,美聯儲“按兵不動”的背后底氣在于兩大主流數據表現尚可,一是通脹,CPI還沒被關稅點燃,5月僅2.4%;二是非農就業,5月表現仍堅挺,其實靠的是移民收緊。本次會后聲明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風向從“需求”轉到“供給”;二是不急于降息。我預判只有三件事能真正觸發降息:1)進口庫存消化完畢而通脹仍受控;2)地緣風險緩解,油價回落;3)移民通道重新放開讓工資降溫。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但點陣圖明顯偏鷹,短期對市場或有影響。
②美聯儲點陣圖:仍預期今年降息兩次 但希望不降息的官員人數變多
盡管美聯儲點陣圖的預期中值仍為今年降息兩次,但一些官員下調降息次數預估。在19位官員中,有7位官員認為今年不需要降息,3月持這種觀點的只有4位。另外有2位官員預計今年降息1次,25個基點。有8位官員預計降息2次,合計50個基點,低于3月時持該觀點的9位。還有2位官員預計今年降息3次,累計75個基點,與3月持該觀點人數持平。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我們最近又再次調降了今年美聯儲的降息預期,把首降時間窗口從7月推遲到9月,全年降息次數維持在3次,共75個基點。該調整背后有三把“隱形推手”:1)通脹觀察期被動拉長;2)就業強度被重新估值;3)高利率也是一種談判籌碼,美聯儲借延遲降息其實也是向白宮施壓。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預計今年美聯儲或將在9月再啟降息,屆時國內政策空間或進一步打開。
③中概互聯網板塊下半年拼什么?瑞銀:AI與海外擴張成新引擎
瑞銀最新報告稱,年初至今KWEB中國互聯網ETF上漲18%,主要由估值驅動,特別是AI概念股。中小市值股票表現優于大盤,國內投資者定價權增強。瑞銀認為,下半年需重點關注AI變現、海外擴張和利潤率重塑。其中,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三個具有早期可見變現的領域包括云服務、廣告和AI代理。海外擴張方面,拼多多Temu在70多個國家運營,美團Keeta在中東和巴西市場前景良好,攜程海外業務增長迅速。利潤率方面,電商平臺從傭金轉向廣告收入,提升廣告費率,響應政府減輕商家負擔的要求。在政策引導下,互聯網平臺的傭金費率預計將趨于統一,并從傭金轉向廣告收入。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瑞銀把中概股下半年的焦點放在“AI變現+出海+利潤率重塑”,聽上去基本面驅動的邏輯是對的,但我認為每條線都存在問題:一是AI變現,算力降價之前,AI只能做估值而不是現金流。二是出海,海外ROE(凈資產收益率)不會比國內高多少。三是傭金換廣告,國家剛要求平臺降費讓利、提高透明度,商家成本降不下來,廣告預算哪來?很難再復制以前的高利潤率。我的觀點是:中概股下半場拼的是誰能用AI提升收入而非降本、出海并非堆量而是精細化運營、在監管紅線里擠出正自由現金流,估值才有繼續走高的底氣。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當前中概股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謹慎。
④美銀調查:相比美股 基金經理更看好國際股市
美銀最新全球基金經理調查報告指出,多數基金經理認為未來五年國際股市前景優于美國股市。在6日-12日的調查中,54%的基金經理看好國際股票,僅23%認為美股將表現最佳,18%認為表現最好的資產是黃金、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47%的基金經理認為貿易戰可能引發全球衰退,是當前最大尾部風險。其他明顯尾部風險包括美聯儲加息以對抗通脹,或美債收益率“無序”上升引發的信貸問題。6月投資者情緒有所回升,市場情緒已恢復到4月2日之前的水平;66%的受訪投資者相信全球經濟未來12個月將實現軟著陸,高于4月調查的37%。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我支持美銀的判斷,美股未來五年將邊際弱化,主要問題在于高估值、財政赤字和經濟走弱等。在其它市場中,我更看好歐股、中國A股和港股、東南亞市場。一方面,歐股與A股和港股市場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政策驅動 估值修復”資產:1)歐央行加快降息步伐,制造業PMI底部回升;2)A股和港股具備國企改革、科技自主、穩增長政策三重支撐。另外,東南亞正處于制造業重構的外溢紅利期,越南、印尼等國基建投資大增,人口結構年輕,ROE與資本開支齊升。這些市場不僅具有估值優勢,而且是站在“政策與盈利周期共振”的起點。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從今年全球漲幅來看,歐股和港股可能是全球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市場。
⑤高盛:智能體AI引領企業軟件變革 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擴大20%
高盛研報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下一階段——“智能體AI”將徹底改變企業軟件生態。未來三年,智能體將在應用層釋放生產力紅利,到2030年,全球軟件市場規模預計至少擴大20%,其中客戶服務軟件市場增速或達45%,智能體在軟件行業中的份額將超60%。高盛認為,SaaS公司有望在新生態中占據較大份額,但轉型非線性且面臨競爭挑戰,如AI原生技術棧的新競爭者和定價模式的轉變。高盛建議投資者關注微軟、谷歌、賽富時、ServiceNow、HubSpot、Adobe和財捷等企業,預計2027年后相關制約因素將轉化為持續增長動能。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智能體AI”雖具潛力,但我預計其對軟件行業的重塑不會像高盛預測那樣快速。關鍵障礙在于企業級部署的復雜性:數據權限管理、流程安全與成本不可控仍未解決。多數“智能體”仍停留在半自動腳本階段,距“自治執行”還差一整層中臺與治理機制,真正商業化拐點恐怕要等2030年后。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AI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⑥禮來收購Verve Therapeutics推動基因編輯公司股價上漲
禮來同意以不超過13億美元(Verve周一市值僅5.59億美元)收購波士頓基因編輯初創企業Verve Therapeutics,其中10億美元為預付款,另外3億美元將根據Verve達成特定臨床里程碑支付。Verve Therapeutics股價周二大漲81.5%,隔夜略回調2.28%;這一消息為基因療法行業帶來積極信號,相關公司Prime Medicine股價兩天漲20%、Intellia Therapeutics兩天漲超7%、CRISPR Therapeutics兩天漲6.85%。此次收購是禮來在基因編輯領域的重要布局,今年禮來還收購了Scorpion Therapeutics和SiteOne Therapeutics,持續拓展業務版圖。
法國里昂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李徽徽:禮來收購Verve不只是看好技術,而是押注基因編輯在“慢病一次性治愈”方向的臨床可行性。盡管當前市場對PCSK9靶點已不陌生,但Verve的base editing方法若能避免傳統CRISPR的脫靶風險,將為心血管治療打開定價新空間。這筆收購釋放出一個強信號:基因編輯的投資邏輯正在從平臺潛力轉向“具體靶點 療效驗證 支付模型清晰”的組合落地路徑。
國金證券財富中心策略分析師黃岑棟:A股醫藥行業基本面正在改善。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