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大伯別怕,我是護士,救護車馬上到!”“我是本院的護士,現在患者意識清晰,面部有撕裂傷,我正在給他壓迫止血……”6月29日下午4點多,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劉曉倩一邊安撫傷者,一邊向120急救中心接線專員清晰報備傷者意識狀態和具體位置。
當天下午,劉曉倩開車帶著一雙兒女回家,途經建德市洋安大橋時,發現前方人群聚集——一位老人倒在電動自行車旁,幾位路人正手足無措地圍在一旁。當時接近晚高峰,橋面車流漸漸密集,她立即靠邊停車。上前查看傷者情況,發現傷者面部嚴重撕裂且出血量很大后,她迅速從包里找出隨身攜帶的干凈毛巾,跪地為其按壓止血。經過劉曉倩的緊急壓迫止血,120急救車到達現場時,傷者面部的出血已經基本止住。
“幸好劉護士經過,幸好她多看了一眼,幸好她一直跪地急救止血。”在杭州工作的翁賢富,得知71歲老父親騎車摔傷后心有余悸地說。
6月30日下午2點,記者在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站見到了正在上班的劉曉倩,并為她送上了寫有“跪地救人,為傷者筑起生命防線”的“桂花”點贊卡和“桂寶”玩偶。“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身為一名護士,看到路邊有人受傷,跑上去急救,是一種本能。”這位干練的短發護士笑著說。
而這份“本能”,不僅讓她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更在她的孩子心中種下了善良的種子。兩個孩子全程都在車窗前注視著媽媽的一舉一動,直到救護車離開后,媽媽才回到車上。女兒貼心地為媽媽擦汗,兒子則豎起大拇指點贊:“媽媽救人樣子真帥!”
被救老人的家屬也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他們的感激。翁賢富一家為劉曉倩送上了一面“最美天使救危急 醫者仁心顯真情”的錦旗。翁賢富說,事發突然,現場未能及時道謝,事后就一直想找機會“狠狠”贊一贊劉護士,她真的無愧于“白衣天使”的稱號,在老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她像天使一樣給予他精神的安撫和身體的救治。“父親目前身體恢復良好,劉護士還專程來這個病區看望。父親見到劉護士后感動得流淚,劉護士安慰他‘別哭,會感染面部傷口’,還幫擦眼淚,而父親則一個勁地說‘謝謝’。”翁賢富說。
這份對患者的溫柔與專業,源自劉曉倩多年的護理生涯。記者了解到,“90后”的劉曉倩是一位有著13年“護齡”的護士。作為心血管內科護士,她時常要與死神賽跑,急救技能早已融入血液。懷孕8個月時,她就曾大著肚子沖上扶梯救下即將摔倒的老人,“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
劉曉倩的挺身而出展現了醫護人員的本能,如今,建德市正在將這種“本能”轉化為全民急救能力。為了讓每一次“偶遇式”的救援變為“標準式”急救,今年以來,建德市衛健局已開展多次“醫”起相約系列活動之“浙里急救,一起心動”公眾急救知識科普活動,累計科普群眾2000余人次,發放急救知識宣傳單1000余份;同時,聯合紅十字會積極開展社會群眾急救志愿者培訓,目前已有500余名社會志愿者通過心肺復蘇、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和理論培訓考核取得救護員證,并全部納入院前急救調度系統,按需接受院前急救志愿者調度。
接下去,建德市將繼續擴大急救志愿者隊伍,讓更多市民成為“行走的急救站”,讓“挺身而出”成為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