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合伙人”計劃助力“科技青苗”長成“產業大樹”
江蘇今年將舉辦10場“創青春”大賽
南報網訊(記者余夢迪)日前,江蘇U35青年科技成果直通車暨2025“創青春”生物醫藥產業鏈大賽頒獎儀式舉行。今年,團省委以“蘇青合伙人”計劃為牽引,聚焦全省16個重點產業集群、50條重點產業鏈,創新打造“創青春”重點產業鏈大賽品牌,為青年創業者搭建起融入行業發展的廣闊舞臺。
團省委構建“發現—培育—孵化—加速”服務鏈條,助力青年創業者在技術攻關中找到突破口。目前,已舉辦4場產業鏈大賽,吸引全國400余個優質項目同臺競技,促成20個青創項目與產業園區、龍頭企業、資本機構達成合作意向。
“創青春”產業鏈大賽首要目標是破解青年創業“起步難”問題,通過“以賽促產、以賽聚才”模式,為早期項目提供全鏈條孵化支持。在新一代信息通信(光子戰略)賽道,來自深圳的海歸青年創業項目“超高速全光通信解決方案”斬獲一等獎。團隊負責人崔帥表示:“大賽評委包含著名投資機構投資人和行業龍頭技術總監,他們的指導讓我們能夠少走好幾年的彎路?!眻F省委還將聯合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大賽優質項目提供概念驗證和實驗室共享權限,推動項目盡快產業化應用。
此外,大賽配套舉辦“博士創業薈”活動,圍繞各地產業發展方向,邀請龍頭企業高管、創業導師、創業博士、產業鏈大賽參賽團隊,開展現場觀摩、互動交流、政策分享等活動,鏈接產學研用資源,助力青年創新創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為實現青年科創項目與產業需求“無縫對接”,大賽創新設置“產業出題,青年破題”模式,由龍頭企業發布技術需求,青年團隊“揭榜掛帥”,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團省委還成立了江蘇青商產業創新聯合體,推動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牽頭,聯合高校、省部屬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鏈接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資金鏈和人才鏈,讓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目前,已成立智能電網、光通信、生物醫藥、綠色鋼鐵、綠色低碳5個創新聯合體。同時,為破解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難題,團省委在蘇州、徐州、連云港等地試點建設區域青創成果轉化中心,提供“空間 資本 政策”“一站式”服務,推動更多“創青春”“挑戰杯”大賽項目落地轉化。
資金是推動青創項目發展的“加速器”,大賽建立“資本觀察團”機制,邀請省高投、毅達資本及各地產業基金、私募基金等創投機構組建資本觀察團,全程參與項目評審、路演,為有資金需求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服務,促成青創項目與資本的高效對接。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創意雛形到產業標桿,“創青春”產業鏈大賽正以“聚才、聚鏈、聚生態”的獨特模式,書寫著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的生動篇章。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新賽道舉辦系列產業鏈大賽,全年計劃舉辦10場左右,推動更多“科技青苗”成長為“產業大樹”,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青春動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