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近3個半月的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于7月3日晚間公告,擬從港交所退市。這是繼錦州銀行之后又一家退市的內地銀行。值得注意的是,錦州銀行、九臺農商銀行均來自東北地區。
九臺農商銀行前身是九臺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為東北首家農商銀行。2017年1月12日,九臺農商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繼重慶農商銀行后在香港上市的全國第二家農商銀行。
九臺農商銀行如果此次退市成行,那么,東北地區在A股、H股再無上市銀行。
退市及業務策略性調整
根據公告,中金公司將代表要約人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林金控”)就收購所有已發行H股作出自愿有條件全面現金要約,H股要約價為每股H股0.70港元,內資股要約價為每股內資股人民幣0.63元。
根據官網,吉林金控是經吉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國有金融投資企業,該公司控股股東為吉林省財政廳。
九臺農商銀行自2025年3月12日開始停牌,停牌前最后交易日收市價為0.41港元/股,可見,要約價較最后交易日收盤價溢價約70.73%。公告強調,要約人將不會提高要約價,且不保留如此行事的權利。
另外,假設要約獲全數接納,要約人根據要約應付的總現金代價將約為6.77億港元(就H股要約而言)及人民幣25.88億元(就內資股要約而言)。待H股要約成為無條件(其中包括股東于臨時股東大會上批準退市及獨立H股股東于H股類別股東大會上批準退市)后,九臺農商銀行將根據上市規則申請退市。
在公告中,九臺農商銀行稱,近年來,本行的財務表現及狀況每況愈下,鑒于經營環境充滿挑戰,因此認為本行若能以私人公司的身份,視實際情況所需,對其業務、架構及/或方向進行策略性調整,將更有利于本行的發展。
九臺農商銀行同時表示,要約實施后,要約人目前無意將股份于其他市場上市。考慮到本行為一家主要在吉林省經營的地區性農村商業銀行,退市后本行將繼續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聚焦主責主業。要約人仍將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本集團業務、架構及/或方向提出策略調整意見。
九臺農商銀行的退市路徑與錦州銀行類似,根據去年1月份錦州銀行發布的公告,遼寧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遼寧金控”)對該行提出全面要約收購。中金公司代表要約人(遼寧金控)將作出自愿有條件全面現金要約,以每股1.38港元的要約價收購所有已發行的H股。
業績下滑、股價下跌、成交低迷
回顧九臺農商銀行歷史,其前身是九臺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為東北首家農商銀行。2017年1月12日,九臺農商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繼重慶農商銀行后在香港上市的全國第二家農商銀行。
在去年錦州銀行退市后,九臺農商銀行是目前東北地區唯一一家上市銀行。
近年來,九臺農商行的業績增長乏力。2021年至2023年,該行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14.7%、3.69%、-16.41%,年度利潤增幅分別為7.5%、29.61%、-89.3%,業績下滑趨勢明顯。
同時,該行的不良貸款也在持續走高,2021年至2023年,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約29.42億元、34.05億元、41.76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8%、1.98%、2.34%。
2024年,九臺農商銀行的業績進一步下滑,至今,該行尚未發布2024年年報。在7月3日的盈利預警中,九臺農商銀行稱,根據董事會當前可得資料,預期本集團2024年年度之凈虧損為人民幣17億元至人民幣19億元之間。
對于虧損的原因,該行稱,主要原因是集團積極響應政策導向,主動實施減費讓利措施支持實體經濟以降低客戶融資成本,導致報告期內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同時,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部分行業及客戶持續承壓,本集團通過實施更嚴格審慎的資產風險分類,對信貸資產的風險狀況進行充分評估,相應加大撥備計提增強風險抵抗能力所致。
對于九臺農商銀行此番退市的原因,或許可以參考錦州銀行。錦州銀行此前在公告中曾披露退市的原因為,其H股大部分時間處于相對較低的價格范圍內,交易量低迷。從股權市場有效融資的能力極為有限,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對公司經營提供切實可行的融資管道。
九臺農商銀行登陸港股市場的發行價為4.56港元/股,2017年1月12日上市首日收報4.87港元/股,漲6.8%。去年11月中旬,該行股價持續下跌,隨后進入“仙股池”,低于1港元,今年1月份最低曾觸及0.33港元/股,如今該行股價定格在0.41港元/股。
該行在港股市場上的成交也較為慘淡,根據Wind數據,九臺農商銀行多日0成交,近五年、近三年、近一年的漲跌幅分別為-78.63%、-81.19%、-63.39%。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