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術館 鑄脈:浙江雕塑百年
“鑄脈:浙江雕塑百年”展正在浙江美術館舉行。展覽分為“泥火豐碑”“塑境經緯”“鑿宇工坊”及室外展區四個板塊,通過90位藝術家的177件/組雕塑作品,向藝術界和公眾,呈現浙江現代雕塑歷史的血脈、現代雕塑教育的文脈,以及雕塑者和塑造對象的所有脈動,共同鑄煉起為人民塑像、為時代傳神、為山河立傳的浙江雕塑精神。
以形塑魂,以物載道。中國雕塑歷史悠久,人文淵藪,既有深遠的歷史傳承,又有延綿的實物遺存。然而現代意義上的雕塑藝術及其教育在中國卻剛滿百年。它始于西學東漸背景之下的新文化運動,始于受著先進藝術教育思想引導下的現代學院的創立。
雕塑在浙江,不僅是技藝的淬煉,更是一種人文精神的踐行。中國美術學院院長余旭紅在展覽現場回顧了國美的雕塑之路:在1928年國立藝術院建校伊始,學校便設立了中國第一間雕塑教室,中國現代雕塑教育由此開始。此后,西子湖畔聚集了李金發、王子云、劉開渠等中國現代雕塑第一代的開創先師,培養了曾竹韶、王朝聞、蕭傳玖等一代代名師,并開渠引流、傳播蘊新,帶動了整個中國雕塑藝術的高等教育。
展覽持續至8月3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