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對于身心健康至關重要,一些看似平常的睡眠表現往往不被重視,但它們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磨牙、做噩夢、斷斷續續打鼾、盜汗等現象,若頻繁出現,需引起警惕。
01 呼嚕打著打著斷掉了 打呼嚕是睡眠質量不佳的信號,氣流通過狹窄的上氣道時,軟組織震動產生鼾聲。肥胖、咽喉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導致上氣道變窄,是打鼾的主因。頻繁打鼾者常伴隨深度睡眠減少,白天易困倦、注意力下降,這不僅是睡眠問題,更是身體發出的健康預警。 習慣性鼾聲是指在睡眠中反復出現的打呼嚕現象,雖然本身可能不會嚴重影響呼吸,但它仍然是一種病理狀態,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呼吸道問題。而呼吸暫停則更為嚴重,鼾聲由輕而重,然后戛然而止,說明氣道完全閉塞,導致氣流無法通過,可能發展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02 經常做噩夢 快速眼動期是睡眠中身體最活躍的階段,此時容易做夢。壓力過大、焦慮、身體不適或疾病都可能導致反復做夢。如果經常做噩夢并伴有大喊大叫、拳打腳踢,可能是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的表現,這與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密切相關。
03 磨牙 6至13歲兒童換牙期會磨牙,但成年人磨牙則需要關注。原因可能是情緒問題、遺傳因素或其他睡眠障礙。長期磨牙可能導致牙齒磨損、牙周組織受損和顳下頜關節紊亂。
04 睡眠溫度不高卻一身汗 入睡后異常出汗(以頭部、頸部、軀干為主)且醒后汗止的現象稱為盜汗。多數情況由生活習慣引起,但頻繁、大量的盜汗可能是感染、內分泌或腫瘤疾病的預警。
睡覺時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呼嚕突然中斷、噩夢多且動作劇烈、睡中磨牙、夜間盜汗。一旦發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避免延誤治療。
海峽網綜合自健康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