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表示,醫療科普是當前短視頻平臺的熱門話題,越來越多的醫生通過直播和短視頻來傳播健康科普知識。但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書,假借科普名義違規導醫導診,線上問診,線下引流,直播帶貨甚至高價開藥,還有的通過夸大治療效果、虛構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誤導公眾、斂財牟利。國家衛健委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大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的整治力度。(據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7月5日報道)
醫療科普關乎公眾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是傳遞醫學知識、提升大眾健康素養的橋梁。上述種種亂象嚴重違反互聯網診療管理和廣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不僅易引發大眾健康焦慮,損害醫生職業形象和聲譽,還會擾亂醫療科普秩序,不利于公眾健康素養提升。
網上偽醫療科普頻現,有部分醫生為博流量跨專業發言、不規范MCN(多頻道網絡)機構介入、醫院及相關部門存在監管盲區等原因,也與平臺審核和處罰力度不足相關。遏制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有關方面需推出負面行為清單,進一步規范醫務人員科普行為。平臺要強化審核把關、醫院應加強內部管理、醫生應堅守職業倫理,各方共同努力讓醫療科普回歸科學、規范,傳播更多有價值、可信賴的健康知識,助力公眾更好守護自身健康。(王 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