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迎來科創債ETF的“首日狂歡”。
7月7日,首批10只科創債ETF集體首發,單只產品募集上限均為30億元,所有產品一天便全部結束募集。按照單只基金30億元募集上限計算,此次合計吸引300億元資金入市。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機構資金早已提前準備,多只產品在募集日上午便觸及募集上限,“一日售罄”在預期之中,超出預期的是零售的強勁表現,部分產品不到半日便吸引2億元資金認購,“零售端賣得好是‘驚喜’,說明市場對科創債ETF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正快速提升”。
科創債ETF火爆,是今年債券ETF市場爆發式增長的縮影。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債券ETF總規模已經達到3906.68億元,距離4000億元的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若加上這10只科創債ETF的募集資金,債券ETF總規模突破4000億元已無懸念。
首批均“一日售罄”
根據發售公告,易方達、招商、華夏、廣發、富國、博時、鵬華基金等公司名下的7只科創債ETF,首發募集時間只有一天,因此被視為已經提前鎖定“一日售罄”。
原本募集結束日期分別定于7月11日、7月18日的嘉實、景順長城、南方基金,名下科創債ETF也在同日提前結束募集。至此,首批10只科創債ETF全部實現一日募集到位。
其中,富國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采用“末日比例確認”部分確認,募集期內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結果為96.575974%。博時上證AAA科創債ETF也因首募規模超過上限而觸發比例配售。
第一財經了解到,此次科創債ETF認購主力為機構資金,多只產品不到半日就已觸及目標上限。“機構資金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所以(一日售罄)這個情況也是在預期之中,算不上驚喜。”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零售端參與熱情遠超預期。”另一位基金市場部人士也稱,零售端僅半天就吸引了2億元進場,這種情況是之前沒有預料的,“零售端賣得多了,若觸發比例配售,機構資金可能還得退款”。
首批科創債ETF的發行,是基金公司在政策支持下的一次快速布局。今年5月,央行與證監會聯合發文支持科創債發行,監管還在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要求加快推出科創債ETF。隨后,多家公募基金迅速上報科創債ETF。從7月2日產品獲批到7月7日發行、結募,代表了市場參與各方對科創債ETF的高度重視。
那么,這類產品為何備受資金青睞?南方基金稱,與傳統的信用債指數基金相比,科創債ETF在流動性、交易便利性、費率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相比于直接投資科創債投資門檻更低。
科創債ETF廣發擬任基金經理洪志認為,以ETF為載體布局科創債指數,不僅費率和門檻較低,同時允許以小額資金參與高門檻的科創債市場,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和投資門檻。
洪志從分散風險和流動性方面分析稱,科創債ETF跟蹤的是一攬子信用評級為AAA的科創債券,通過指數化投資有效地分散了單一債券的違約風險對基金凈值的潛在沖擊。此外,ETF可在二級市場像股票一樣買賣,流動性遠高于單只債券,且相關ETF做市商提供雙向報價,提升交易效率。
嘉實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ETF擬任基金經理王喆則稱,當前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正處于關鍵階段,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和結構優化邁向高質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成長,為科創債投資提供了豐富且優質的底層資產來源,相比單一市場選樣的同類指數,中證AAA科技創新公司債指數跨市場選樣,后期發展容量優勢更強。
“4000億元”時代將至
千元起投的較低門檻、場內T 0的靈活交易、0.2%/年的低費率、高評級的信用“打底”……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債ETF的問世,填補了普通投資者固收類投資工具箱的空白,更提供了一個能夠布局科創公司債的普惠工具。
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當債市獲取阿爾法收益的難度在波動中加大,債券ETF正以貝塔工具的清晰邏輯,成為機構資產配置的重要部分。同時,市場對低費率、高流動性的信用債ETF的偏好正持續改善。
以年初首批8只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為例,該類產品發行以來快速擴容,從初始發行的217億元猛增至目前的1336.65億元。短短半年的時間規模已經增加了5倍以上。
“隨著基準做市信用債指數規模大幅擴容,指數成分券流動性顯著提升。這一表現對機構博弈接下來科創債ETF發行帶來的行情有較大參考作用。”一位固收分析師說,科創債ETF產品上市擴容,將大幅提升底層成分券的流動性與配置需求,這已在首批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的運行中得到充分驗證。
隨著規模節節高升,信用債ETF的潛在容量上限引發關注。
據國金證券首席資產配置官尹睿哲團隊測算,參考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的情況,預計首批科創債ETF初始募集規模介于270億元至300億元之間。假定首批發行的10只科創債ETF對跟蹤指數樣本券持倉比例的上限為10%,考慮到實際發行后,ETF以抽樣復制策略為主,成分券與其跟蹤指數樣本券的重合范圍預計在35%-70%,10只科創債ETF總規模上限預計為3200億-6500億元。
“進一步考慮到監管要求,管理人會把控持倉與頂部距離,隨著ETF規模持續增長,機構持券意愿增加,買券更為不易,首批10只科創債ETF最終測算上限或為3000億-5000億元。”該團隊稱。
今年以來,債券ETF市場已經迎來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全市場29只債券ETF總規模已經達到3906.68億元,距離4000億元的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較去年年底擴容125%。
展望未來,王喆認為,考慮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和國內穩增長的政策導向,未來宏觀利率水平或將總體保持低位運行,債券市場有望延續牛市格局;作為國家戰略支持品種,科創債的發行主體/資金支持項目多處于技術突破期,一旦研發成果商業化,企業盈利能力提升或將傳導至債券價值、帶動ETF凈值增長、為投資者帶來長期收益。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