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被一群10歲上下的“小伢兒”擠滿。高低肩、駝背、走路跛行……看似普通的體態問題,卻隱藏著不小的風險。如何在家自測?怎樣科學干預?醫生最新提醒收好↓↓
“你看,這個角度就很明顯了,左右肩胛骨不對稱的,還有點翼狀肩……”暑假來臨,杭州市中醫院的推拿科門診排起了隊,和其他診室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患者大多數都是10歲上下的“小伢兒”。
7月2日下午1點多,診室外已經有幾位帶娃家長在等候。“都是來檢查脊柱側彎的,今天下午排了40多個號。”市中醫院推拿科主治醫師蔡閣說。
什么是脊柱側彎?
正值生長期的青少年
為何會出現脊柱側彎的情況?
10—16歲為多發期
嚴重時會影響心肺功能
現場,蔡醫生用幾張X片做了演示。
“正常的脊柱從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但像這位患者,已經出現了‘S形’彎曲,就屬于脊柱側彎了。”蔡醫生介紹,脊柱側彎多發于10至16歲兒童青少年,一旦發現有這樣的趨勢,越早干預越好,“女生的話,治療的黃金期大概在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一期間,男生的話再晚2年左右。”
出現脊柱側彎的最直接原因,是孩子身上不良的生活習慣。
“比如很多孩子寫作業喜歡側著身、駝著背,久而久之就會脊柱側彎。長時間坐姿不正、睡姿不良、缺乏運動等都可能導致脊柱側彎問題的出現和加重。”蔡醫生說。
據有關媒體報道,目前,我國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發病率在2%至3%。“像上周末我接診的二三十個孩子中,就有五六個孩子存在脊柱側彎的問題。”蔡醫生表示,伴隨著脊柱側彎,孩子會出現高低肩、駝背、骨盆傾斜等問題,甚至走路時可能出現“跛行”的情況。嚴重的側彎可能會壓迫胸腔,影響心肺功能的發育。
在家就能自測
家長要留心孩子的生活習慣
“脊柱側彎是慢慢形成的,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家長不留意的話,可能都發現不了。”蔡醫生推薦了一套在家自測的辦法——先讓孩子脫掉上衣,光腳自然站立,家長站在孩子正后方,作以下觀察。
兩肩是否等高:自然放松站立下,看看孩子的兩肩是否等高,有沒有高低肩。
肩胛骨有無凸起: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外凸起。
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用手摸一摸孩子背部的肩胛骨,看兩塊肩胛骨最下端是否等高。
雙側背部是否對稱:用手觸摸并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
雙側腰部是否對稱:觀察并觸摸對比孩子的雙側腰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
脊柱是否為正常直線: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脊柱棘突從上往下劃,看是否能劃出正常的直線。
“還有一個簡單的小測驗,讓孩子蒙住眼睛,原地做50個踏步,看看他踏完步之后與原來的位置有沒有發生大的偏移,如果偏移得比較多,說明孩子的平衡力比較弱,身體兩側重心有傾斜。”蔡醫生說。
同時,蔡醫生建議家長要多留心孩子的生活習慣,比如日常寫作業的姿勢、站立的姿勢等,從一點一滴的習慣抓起。
一旦發現,盡早干預
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做減法”
如今,市面上流行著許多矯正體態的產品,有網友認為是“智商稅”,也有網友覺得“只要堅持,肯定有用。”對此,蔡醫生表示,單獨靠某一款矯姿產品來解決孩子的體態問題,是不現實的。
“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做減法’。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比較大,有時候一坐就是大半天,這不利于骨骼的發育。小朋友的專注力一般在20—30分鐘,時間一長,他就會出現各種錯誤的體態和姿勢,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不良的習慣。”蔡醫生建議,孩子日常盡量做到勞逸結合,哪怕能出去跑跑步、跳跳繩,也是好的。
要提醒的是,若孩子喜歡像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舉重等頻繁單側旋轉和負重類的運動,盡可能不要過度。
“現在,學校里也會做脊柱側彎篩查,如果已經出現問題,要盡早聯系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診療,把握最佳時機,避免延誤病情。”蔡醫生說。
小布了解到,作為國家青少年脊柱側彎干預試點單位,每年夏天,杭州市中醫院都會舉辦脊柱側彎夏令營活動,為一些脊柱側彎比較明顯、旋轉度數比較大的小朋友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有需要的家長,可前往市中醫院推拿科咨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