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醫生發出健康提醒,建議民眾合理調整室內空調溫度,開空調時最好將溫度設定不低于26℃。醫生解釋稱,若空調溫度調得過低,人長期處于冷風環境中工作生活,易引發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發熱咳嗽、關節酸痛等一系列癥狀,這些均為“空調病”的典型臨床表現。
醫生進一步指出,“空調病”的成因多樣,風邪與寒邪若損傷皮毛,人體會表現出皮膚干燥、瘙癢、紅斑等不適;若邪氣侵犯肺部,則可能引發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上呼吸道問題;若邪氣侵襲經絡、肌肉、關節,則會導致肌肉酸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甚至出現面癱等嚴重后果。
為預防“空調病”,醫生建議民眾不要長時間待在開空調的房間里,要合理調整空調溫度,并避免冷風直吹身體。對于已受“空調病”困擾的人群,可適當飲用溫水,或用生姜3~5片、蘇葉3~6克泡水代茶飲,亦可喝點熱粥以促進機體排汗散寒。
此外,醫生還提醒,在空調屋內最好穿著長袖衣物,這樣既能預防感冒,又能避免長期吹空調對關節造成的損傷。使用空調時,應定期清理濾網,保持室內通風,并多喝開水以防干燥,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對于在空調房里待的時間較長的人群,醫生建議每天進行適量運動,通過出汗排出體內毒素,適當鍛煉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從而有效預防“空調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