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載暖齊地,文明善治潤民生!
淄博市中心醫院多維革新繪就“服務淄博”新圖景
魯網7月17日訊(記者 齊征)七十五載初心如磐,齊風魯韻間,一場醫療服務的暖心變革正在悄然生長。作為淄博醫療領域的“排頭兵”,淄博市中心醫院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在環境、流程、科技、公益、人文等多個維度展開立體化革新。從共享廚房飄出的煙火氣,到云端會診傳遞的生命信號;從376趟開往山村的健康直通車,到十二載不曾熄滅的雷鋒崗明燈,他們用“硬核技術 柔軟關懷”的雙螺旋基因,重構醫患關系的溫度坐標系,讓“健康淄博”的藍圖在細微處落地生花。正如患者家屬在共享廚房炒菜時的感嘆:油鹽醬醋里調的是家的味道,白衣天使們熬的是醫者仁心。這座齊文化滋養的醫療燈塔,正以文明之光照亮“健康中國”的淄博實踐。
環境之新:近10項暖心改造構筑人文就醫空間
在淄博市中心醫院,溫暖服務的追求從未局限于常規模式,而是通過一系列貼心、個性化的舉措,從硬件上升級就醫環境,用細節傳遞著醫患溫情,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在門診樓負一層的“共享廚房”里,患者家屬劉女士正將盤里的土豆絲倒入鍋中,灶臺上擺放著醫院免費提供的油鹽醬醋?!罢煞蜃≡汉笪缚诓缓?,能吃到家人親手做的家常菜,是他最開心的事?!边@個24小時開放的廚房,不僅配備了電磁爐、微波爐等設備,還設有冰箱存放食材,讓患者家屬在照料親人的同時,能自己做菜做飯感受到家的溫度。
“這里不僅能休息,還能給手機充電,吃飯也方便,真的太貼心了?!贬槍χ匕Y醫學科家屬長期等待的焦慮,醫院將等待區升級為“暖心驛站”。舒適的沙發、充電接口與健康宣教屏,緩解了家屬的焦慮。
而這,僅僅是醫院在便民設施上暖心升級的冰山一角。針對患者就醫的“痛點”,醫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穿梭于院區,招手即停的便民擺渡車;全區域設置無障礙通道,兒科門診大廳配備母嬰室,細節設計體現關懷;增設自助服務終端,減少就診者排隊等待的時間;各樓層設置清晰的指示標識助力患者輕松找到目的地……這些舉措環環相扣,從患者踏入醫院的那一刻起,就讓他們感受到便捷與高效。
醫院以暖心服務為筆,點亮醫患溫情“心燈”,用近10項暖心改造,讓患者就醫全程享受便捷、感受溫暖,彰顯服務溫度。
流程之變:近20項革新實踐打造“零阻力”就醫樣本
走進淄博市中心醫院,便能感受到處處洋溢著的文明氣息與人文關懷。醫院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每一個服務細節,致力于為患者打造全流程優化的“零阻力”就醫樣本,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便利。
“以前看病像打仗,現在跟著‘地圖’走,心里有底!”在門診大廳,市民李先生手持一份手繪漫畫地圖,地圖上用卡通圖標標注了從掛號到取藥的全流程,連母嬰室、無障礙通道等細節都清晰可見。這份由醫護人員自主設計的便民就醫地圖,正是醫院優化服務流程的縮影。
在西院門診二樓內鏡中心,剛做完胃腸鏡手術的劉先生不禁感慨道:“本以為這種手術至少也要住兩三天院呢,沒想到一下午就完成了胃腸鏡檢查和手術,真是太方便了!”醫院將消化內科門診、麻醉門診、消化內鏡護理門診進行區域空間整合,真正實現為患者提供就診、麻醉評估、預約一站式優質診療服務,而且費用均納入住院報銷,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類似的暖心細節遍布醫院各個角落,為解決上班族、學生群體看病難的問題增設延時門診;特別編制了《住院患者保姆手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標注了住院期間各項檢查的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還提供了出院后的康復指導……
“醫學是科學,更是人文?!边@句話不是一句口號,是醫院用近20項的流程革新實踐,打造了患者就醫之路的“零阻力”樣本。2025年5月,醫院榮獲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科技之力:智慧醫療架起“云端生命線”
在遠程會診中心,心血管內科專家正通過5G網絡,與基層醫院醫生共同討論一例疑難病例。借助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患者的心電圖數據實時上傳,為醫生提供決策支持。這樣的場景,已成為醫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常態。
傳統的“碎片化”產檢模式,無形中加重了孕婦的負擔。而近日,隨著淄博市產前診斷中心落地醫院,產科、兒科、超聲醫學科、放射科、醫學檢驗科、病理科、生殖醫學科7大科室力量集結,從備孕時的遺傳咨詢,到產前的精準篩查,再到分娩和產后護理,“孕前-產前-產時-產后”全流程健康管理上線,“團隊戰”替代了“單兵作戰”。
在技術革新上,醫院不斷突破邊界。從實現精準微創手術操作,到搭建遠程醫療協作平臺,再到運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體重管理中心的個性化服務,這些技術的突破為醫生提供有力診斷支持,為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精準的診療方案。
如今,科技賦能的步伐仍在繼續,有力推動了精準化與普惠化的建設,筑牢健康與溫情的“雙防線”。
擔當之責:讓優質醫療資源“流動”起來
在沂源縣偏遠山村,醫院組織的義診團隊正為村民測量血壓、血糖?!皩<疑祥T服務,再也不用跑幾十里路了!”70歲的張大娘握著醫生的手連聲道謝。近年來,醫院累計開出健康直通車376趟次,服務群眾6.32萬余人次。
醫院始終將公益服務視為己任,以鄉情為紐帶,打造“?;丶铱纯础泵t家鄉行、“老家我來了”公益行義診;聯動京滬廣等“國家隊”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12年打造12個“雷鋒崗”,并持續開展聯動義診,讓更多群眾受益。
醫院的大愛不僅局限于本地,更跨越千山萬水,將溫暖傳遞到了遙遠的地方。在援鄂、援滬、援疆、援藏等醫療支援活動中,都能看到淄博市中心醫院醫護人員堅定的身影。他們告別親人,逆行而上,奔赴疫情最前線、醫療最需要的地方。
小卓瑪是一名西藏先心病患兒,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她成功接受了手術,恢復了健康。小卓瑪的爸爸緊緊握著醫生的手,眼中滿是感激:“是你們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謝謝你們!”
醫院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社會責任與擔當,他們如同堅固的港灣,為全民的健康筑牢了堅實的防線,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健康的道路上安心前行。
人文之光:以文明底色擦亮“服務淄博”招牌
設施升級,是醫院硬件實力的堅實提升,為患者打造堅實的健康后盾;流程優化,是服務理念的貼心轉變,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如沐春風;科技創新,是醫療技術的銳意突破,為患者帶來更多治愈的希望;公益擔當,是社會責任的勇敢扛起,將醫療關懷送到每一個需要的角落。
從設施升級的“硬舉措”到流程優化的“暖服務”,從科技創新的“智慧醫療”到扎根基層的“公益擔當”,淄博市中心醫院始終將“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其中。通過分類施策、多維度發力,醫院不僅構建起高效便捷的醫療體系,更以人文溫度繪就“服務淄博”的溫暖圖景,真正實現“看病更舒心,服務有溫度”的民生承諾。
七十五載仁心守護,一甲子懸壺濟世。淄博市中心醫院將“仁心仁術”的醫脈傳承化作現代醫療文明的生動注腳。當無障礙通道的斜坡托起輪椅上的尊嚴,當延時門診的燈光照亮加班族的焦慮,當手繪導診圖的卡通標識消解老人的迷茫,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醫療硬實力的提升,始終伴隨著人文軟關懷的浸潤。從1950年建院時的一粒杏林火種,到斬獲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多項國家級榮譽,再到現在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榮譽墻上閃耀的不僅是獎牌的光澤,更是一代代醫護工作者對“醫者仁心”價值坐標的堅守。
責任編輯:劉宗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