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框架下的計算和資源瓶頸
傳統區塊鏈技術,以比特幣、以太坊為代表,在去中心化、透明度和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推動了加密技術和應用的發展。然而,由于“區塊鏈不可能三角”難題(圖1-1),計算性能和資源利用上存在明顯瓶頸,這阻礙了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為加密行業帶來了挑戰。

圖 1-1. 區塊鏈不可能三角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區塊鏈不可能三角”中的三個要素:
安全性:安全性本質上反映了共識需求,具體體現在保障區塊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防篡改性、可追溯性和可驗證性等方面。滿足這些特性使得區塊鏈能夠構建起“無需信任”的強信任安全機制。因此,共識的安全性是區塊鏈的首要訴求,也是其發展的基石。
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指系統中沒有單一的控制點,權力和控制權分布在多個節點上,可以提高系統的容錯性、抗審查性和安全性,防止單點故障和惡意操控。雖然分布式系統不一定是去中心化系統(比如單一實體控制的分布式系統就不是去中心化系統),但去中心化系統一定是分布式系統。
可擴展性:在“區塊鏈不可能三角”這一概念中,可擴展性指的是分布式系統計算性能的擴展能力。對于數字系統而言,萬般皆計算,不同應用有著不同的計算性能需求。但廣義來說,可擴展性指的是系統能夠處理不斷增長的數據量、交易量和用戶數量的能力,這不僅體現在 TPS 上,還包括存儲容量、網絡帶寬和節點數量等方面。高擴展性才能支持大規模應用和用戶增長。分布式系統的可擴展性直接影響其上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創新和規模化。
在以上三個要素中,區塊鏈強調去中心化,強化驗證和共識安全,而在計算性能上則相對薄弱。這就產生了區塊鏈不可能三角難題:當滿足了去中心化和共識安全性的需求時,計算的可擴展性將受到限制,典型如比特幣。這意味著,在這樣的系統框架下,區塊鏈的分布式系統難以支持有較高計算性能的應用創新,或者無法滿足應用規模化需求,諸如 AI 大數據模型、圖形渲染、鏈上游戲和大規模社交互動等。
以上就是以創新架構釋放資源潛力,驅動 AO 價值創造和應用創新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