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Yolanda 撰稿:Frank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向來是各類金融創新匯聚碰撞的舞臺,香港金融科技周更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盛會,已然成為金融科技行業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它不僅匯聚了來自中國內地、香港以及全球各地的監管者,還讓金融科技創始人、加密企業家、風險基金或傳統金融高管等不同角色同聚一堂,打破了行業界限。
11月1日,第九屆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動落下帷幕,在這一屆金融科技周上,螞蟻、騰訊、小米等科技巨頭和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宣布其Web3賽道新進展,來自全球的Web3從業者在此交流。香港金融科技周,也成為香港金融科技與Web3相互融合交流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從 2015 年的初創,到如今成為全球最盛大的金融科技盛會之一,香港金融科技周在香港投資推廣署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擔任主辦方,以及 Finoverse 的精細操辦下,規模不斷擴大。近日PANews專訪了Finoverse聯合創始人兼CEO Anthony Sar,分享這場盛會臺前幕后的故事,以及對Web3行業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的感悟。以下為本次訪談的主要內容整理。
PANews:Finoverse由第一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開始運營活動,我們想請您先介紹一下 Finoverse 以及您自己的背景。是什么驅使你們一直堅持舉辦這場盛會?
Anthony Sar:最初在2015年的時候,我與另一位創始人Vila Wong結識了一群金融科技專業人士和區塊鏈愛好者,決定通過舉辦活動將他們聚集在一起,于是創辦了Finoverse。這一舉措最初并非出于商業目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在2016年的時候,政府開始注意到我們的工作,邀請我們共同舉辦他們正在打造的旗艦活動——香港金融科技周。我們開始與政府、投資推廣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監管機構密切合作。將這個活動從最初2,500人左右的規模發展成為全球最盛大的金融科技盛會之一,今年累計參與人數超過37,000人。
Finoverse 堅信金融服務行業應賦予人們、客戶和社會更多選擇,而不應僅限于少數大型參與者。因此,我們對不同的技術持中立態度,無論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只要能更快、更便宜、更好地服務客戶,我們都予以支持。
在發展的過程中,你能看到在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展現出非常獨特的一面,在這里,你能看到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全球的監管者,還有金融科技創始人、加密企業家、風險基金或傳統金融高管共享同一舞臺。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這些對行業未來有著非常不同觀點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的平臺。
我們希望并相信,在這個平臺上創造的對話將幫助所有這些參與者更好地理解彼此,互相學習,并在未來高效合作。
PANews:今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有哪些獨特的特色?與往年在規模和內容上有何不同?
Anthony Sar:今年我們有相當多的變化。由于這項活動已經舉辦了近十年的時間,時代也帶來很多變化。因此,在這一屆,我們更注重帶給參與者不同的體驗。今年的活動,我們從五行和陰陽當中獲得了靈感,可能大家已經注意到,我們使用這些元素和陰陽分配了不同的區域和主題。主舞臺代表的是太陽,我們希望傳遞出這是香港的日出與新生。
尤其在Web3方面,今年也進行了創新,帶來了一些在其他會議上可能看不到的東西。我們在會場建了一個籃球場,并邀請金融科技和Web3的人士進行了一次3V3的比賽。
另外,我們還與香港一個名為InspiringHK Sports Foundation的慈善組織合作,他們通過籃球為香港的弱勢兒童提供培訓項目,我們將所有的收益都捐給他們。我希望活動不再僅僅是喝酒派對,也能通過不同的體驗連接人們,促進健康和運動。
PANews:回顧過去幾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哪一屆讓您印象最深刻?能否分享一些難忘的經歷或故事?
Anthony Sar:我認為,金融科技周在這些年里一直隨著行業的發展而演變。對我來說,最難忘的可能是新冠疫情期間所有活動都被關閉。然后我們將其轉為完全虛擬的,結果這一屆香港金融科技周反而成為我們舉辦的最成功的一屆之一。
在疫情期間。我們沒有選擇一個簡單的線上會議解決方案,而是真正重新搭建了一個在線虛擬體驗。同時,我們與中國的一些大型媒體合作,最終讓那一屆香港金融周獲得了大量的曝光,總觀看人數超過550萬。
PANews:今年在參與者和加密活動的主要話題上有什么顯著的變化?
Anthony Sar:今年很明顯,我們看到來自中國內地的參與者和公司的比例在增長。例如,這是我們第一次有螞蟻集團和騰訊成為主要贊助商之一。我們看到的很多對話都集中在RWA(現實世界資產)。RWA甚至成為今年活動的主流話題之一,雖然有些討論的范疇與加密貨幣領域不太一樣,但這也是傳統機構和加密行業重疊的主要話題。
今年的另一個對話主題可能是圍繞在穩定幣方向,因為香港監管機構正在計劃推出穩定幣相關的政策,這是本次活動另一個大的焦點。當然,還有AI,畢竟在全球都是熱門的話題。
總體來說,我覺得整個會議,特別是在加密方面,一個趨勢是Web3行業開始更多地與機構合作。另一方面,加密資產也更多地作為一種資產類別,有更多傳統玩家進入這個領域。
PANews:您如何看待當前活動行業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金融科技和 Web3 領域的活動?
Anthony Sar: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兩個方向的變化。一方面,人們獲取內容的方式在線上更容易了,在網絡上你可以找到任何內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人們不太傾向于花時間在會議大廳里,特別是年輕一代。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少的人坐著聽講座,而是花更多時間在不同的活動和網絡交流中。
但另一方面,人們更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在一起共處,親自見面。看看像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會在全球有多火熱,人們喜歡有體驗,喜歡聚在一起共度時光。這些變化都會影響舉辦活動的方式,我認為加密是最早開始采用這種趨勢的行業,創造體驗。內容仍然重要,但想要通過內容吸引觀眾,你需要更多獨特的東西,在網上很難找到的那些。
PANews:所以你們將開始創造更多的體驗,吸引更多年輕人對嗎?
Anthony Sar:基本上是這樣的,在之前我們舉辦的活動中,有不少人在我們的活動中遇到了他們的愛人,例如有一對主持人夫婦,兩人都在加密貨幣領域工作。他們在香港我們的第二次活動中相遇,現在他們有了一個女兒。這本質上是人們為什么要聚在一起、相互認識的價值。
PANews:除了香港金融科技周之外,Finoverse還通過哪些方式參與和促進金融科技和Web3生態?
Anthony Sar:金融科技周基本上是我們最知名的旗艦活動,但我們也與其他各方合作,有不同的舉措。去年,我們實際上在巴哈馬組織了一個活動,與巴哈馬證券委員會合作,他們委托我們幫助他們將Web3和加密貨幣社區帶回巴哈馬,在FTX事件之后。他們正努力想建立巴哈馬的新形象。
除了這些,我們還在中東如迪拜、阿布扎比舉辦了活動。我們帶來了Web3的創始人,與迪拜、阿布扎比和沙特利雅得的所有關鍵利益相關者和監管機構見面。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香港與北美、中東、中國大陸的社區聯系起來。這是我們未來增長的下一個目標。我們希望與不同的社區合作,將它們連接在一起。
PANews:加密行業正變得越來越火熱,Finoverse未來是否會更偏向于Web3?
Anthony Sar:事實上,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重點是區塊鏈。很早的時候Vitalik就是我們的主要演講者之一。后來我還和他一起去馬來西亞做了一些關于早期區塊鏈教育的事情。但隨著2017年開始的ICO熱,讓我開始遠離加密貨幣行業。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個行業中發生的很多事,會導致更多投機行為出現。
直到現在,當我們在評估舞臺上應該有什么樣的演講者,什么樣的內容,或者在活動中看到什么樣的參與者時,我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項目或公司如何能夠有助于實現讓人們獲得金融服務的普及化這一最終目標。如果它只是一些讓其他人更富有的項目,讓一小群人更富有,那對我們來說并沒意思。這是非常簡單的說法,但這基本上是我們的愿景。
當涉及到組織加密貨幣活動時,我們會考慮這些活動是否在實際上可以創造影響,主辦方的驅動力是否最終為人們創造機會。我們通常并不迎合只是想發行另一個代幣或類似的項目的需求,我們對此并不感興趣。所以本質上,我們的重點仍然是更有實質性的東西,能夠產生差異并產生影響的東西。
PANews:你曾經接觸過很多Web 3的創業者,對于Web 3創業者來說,你認為哪些特點是非常重要的?
Anthony Sar:那些有長期愿景的人,他們有一些內在的驅動力促使他們推動世界的改變。不是因為他們只是想要賺很多錢,而是通過他們正在建設的東西在他們的生活中產生一些影響。我真的很欽佩這些人,他們被這種驅動力所驅動,他們真的在建設一些新的東西。
在加密貨幣和Web3中建設東西,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而不僅僅是在另一個東西上建立一個簡單,短命的東西,這需要很多的毅力。基本上每個人都在反對你。在這個行業的每個方面都非常復雜。有技術層面,有宏觀經濟,有監管,有競爭。你還有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所有潛在風險。所以堅持對的方向很困難。
像Vitalik這樣的人可以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是為了長期的未來影響而建設,而不僅僅是創造另一個代幣。在這個行業中有相當多這樣的人。我非常欽佩他們。我認為最終我們會看到他們變得更成功。
PANews:你對希望進入Web3行業的新興企業或個人有哪些建議?
Anthony Sar:如果你想建設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要做好準備,這將非常困難且復雜。你需要有長期的耐力和毅力。雖然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但對于加密貨幣和Web3尤其如此,在這種非常動態的行業中維持和建立一些東西要困難得多。
但同樣,如果有人只是想賺一點錢,或者快速賺錢,這也可能是一個好的機會。不過,我認為即使你在某件事上取得了成功,也不意味著你下次會成功。通常,這只是運氣的問題。所以如何在長期內實現這一點,如何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一致的結果,這需要的不僅僅是運氣。這就是人們應該關注的品質。
PANews:明年的活動已經在準備了嗎?
Anthony Sar:明年將是金融科技周的第十周年,相信明年會非常特別。我們正在創新更多內容,我認為會給大家一個驚喜。我們正在準備一些非常非常有影響力的東西,歡迎關注香港金融科技周十周年活動。
以上就是專訪香港金融科技周籌辦商Finoverse,從2500人規模到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盛會之一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