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學細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新時代的“新賽道”上猛踩深改“油門”,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轟出為民服務“推背感”,奮力書寫更加精彩的改革為民答卷。
猛踩深改“油門”,在“問需于民”中駛穩正確方向。“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通過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廣大黨員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牢固樹立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實將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站在群眾角度考慮問題,認真傾聽人民呼聲,及時回應群眾期盼,把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堅持問需于民,把準群眾“脈搏”,把群眾的“點滴小事”當成“心頭大事”去辦,讓群眾的“呼聲”變成“笑聲”、“急難愁盼”變成“滿滿幸福”,通過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改革措施,讓改革更好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猛踩深改“油門”,在“問計于民”中踐行偉大實踐。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廣大黨員干部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不斷創新改革思路和方法,發揚“甘當小學生”的精神,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及時總結人民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群眾的“土辦法”變成“金點子”,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多與群眾零距離“嘮嗑”,通過召開懇談會、“板凳會”、個別談話等方式掌握更多“沾泥土、冒熱氣、帶露珠”的第一手資料,及時將高質量調研成果轉化為務實舉措,推動改革開放走得更穩更遠。
猛踩深改“油門”,在“問效于民”中勇攀使命高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人民的獲得感就是改革的含金量,要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標準。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時刻以“刀刃向內”的自覺反省自身,練好“內功”,增強拒腐防變的“免疫力”,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實干引領,要把各項改革舉措放到實踐中去檢驗,讓基層評判,讓群眾打分,從老百姓的口碑中評定改革的成效,從老百姓的感受中衡量改革的成敗,創造出經得住百姓口碑和歷史檢驗的工作業績,書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