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職業經理人盤活鄉村閑置資源;數字化賦能傳統農業提效;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提供智慧保障…鄉村的發展,產業的振興,歸根結底是靠人才。既要靠本地人,又要靠外來人,既要靠“新農人”,又要靠“土專家”,鮮活的案例告訴我們,鄉村要振興,必須要以人才為引。
培育本土人才,建設中堅力量。“故鄉的風,輕拂著每個人的心靈,它是思念的寄語,是永遠的牽掛”。農村走出去的人,對農村更了解,有濃濃的家鄉情結,有回報家鄉的情感動力,是鄉村振興最可爭取的力量,是農村振興的中堅力量。在鄉村發展過程中,我們認識到本土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利用在外學習到的先進知識于技術,參與到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來。老農民陳師傅在學習新型農業技術后,成為現代農業技術新匠人;“80后”青農人通過技術輸出和實地培訓,實現了一批青年農創客的孵化與培養。因此,要創新本土人才培育政策,加強對農民的技術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的技能素質,讓他們更好地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使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
引進外來人才,充實專業力量。“治國經邦,人才為急”。當前鄉村發展的困境,關鍵在于缺少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政策明白人。因此,還需要引進更多懂農業、懂技術、懂市場的專業人才,來帶動農村建設和發展邁上新臺階。一方面,在鄉村發展的過程中,要聘請對農村有深刻的理解、對各級政府在農業農村領域的相關政策有深入了解,同時具備招商引資的資源和能力的人才成為農村職業經理人,為農村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另一方面,各地要完善和創新人才引進政策,用優厚的待遇、寬松的環境為農村積極引才創造條件,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用好各類人才,激發人才活力。“人才就像種子,需要陽光和雨露才能茁壯成長”。用好人才,政策是保障,既要出臺好政策,又要落實好政策,用政策、待遇為人才保駕護航。用好人才,舞臺是關鍵,要破除唯學歷、唯論文、唯資歷的窠臼,將人才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給予足夠的成長空間。用好人才,關愛的核心,對待人才,既要“壓擔子”,又要“搭臺子”,讓人才各展其才、各盡其能。厚植人才發展沃土,健全人才成長機制,制定人才發展計劃,才能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更用得好。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千秋偉業,人才為先。脫貧攻堅的勝利靠人才,全面小康的建成靠人才,鄉村的振興也要靠人才。只有大力引進才、積極培育人才、靈活使用人才,才能不斷匯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才能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堅實的基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