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必須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決定》提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與改革舉措,都讓中國青年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廣大青年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應當洞悉機遇之不易、深諳使命之重大,秉持“立志向、增見識、有作為”的精神,積極應對“改革大考”。
心懷磐石之志,厚植“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做“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有志青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范仲淹銳意改革,先天下之憂而憂;孫中山不改初衷,堅定領導辛亥革命;袁隆平心系民生,成功培育雜交水稻;屠呦呦執著追求,深切關懷人類健康。這些前人領袖和時代楷模都以志不改、道不變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何為責任”、“何為擔當”,他們的人生軌跡是對“功成必定有我”這一理想的生動詮釋。當代青年生逢盛世,更應該珍惜時代賦予的機遇,積極響應時代的召喚,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當好深化改革的主力軍。要立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初心,永葆熱情、勇氣與夢想,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在自己的領域勤勞耕耘;要磨礪“公仆之心,服務人民”的信念,立足本職,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吸納新知,優化舊識,確保自身能力本領與時俱進,切實服務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眼察時代風云,錘煉“細微之處見真章”的品質,做“把握先機,引領創新”的有識青年。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歷史河流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國內形勢變化深刻復雜,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的時期。廣大青年必須保持清醒,建立理性的認知框架,明確改革“改什么”“如何改”等問題,確保深化改革的方向正確,步伐穩健。要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把握歷史主動,透過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深刻理解社會發展趨勢,從宏觀視角分析國際格局變動、科技進步趨勢、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等,還要于微觀處入手,敏銳識別環境變化對工作技能的重塑要求,提前布局謀劃,有針對性地學習新技能,強化創新能力,從容應對未來挑戰。
身赴實踐洪流,練就“直掛云帆濟滄海”的本領,做“砥礪前行,奮楫爭先”的有為青年。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彌足珍貴。深化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這要求廣大青年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用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和勇氣,突破重重難關,將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要“克服無為”,由“不作為”轉變為“要作為”,積極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堅決摒棄“躺平”心態和“擺爛”行為,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提升自我,以創新進取的精神面對工作中的挑戰;要“奮發有為”,由“假作為”轉變為“真作為”,立足本職工作,主動深入基層一線,在實踐中“摸爬滾打”,錘煉過硬干事本領,不斷探索新路徑嘗試新方法,善于分析問題、精于解決問題,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奮力為中國式現代化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重慶市璧山區福祿鎮浸河村蹾苗選調生 向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