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基層干部作為連接黨和人民群眾的橋梁,承擔著推動社會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而在基層一線,面對著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和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需要秉持“三心”,才能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重山錯落”,筑就人民的幸福之路。
秉持“一心為民、奉獻不已”的初心,根植人民情懷,鑄就為民底色。“不忘清風來時意,守住初心得始終”,“初心”是基層干部為民服務的根本動力。“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回顧百年奮斗歷程,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最美青春,鑄就綠色奇跡”的陳彥嫻、“舍身忘我,為民務實”的黃文秀到“克己奉公,不畏生死”的郭瑞祥,許許多多的干部在基層一線用奉獻砥礪初心,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基層干部要時刻銘記初心使命,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雙肩如鐵,才能力扛千鈞;初心篤定,才能行穩致遠。要“跟老百姓坐在一條凳子上”,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和訴求,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責,才能交出人民滿意的“答卷”。
秉持“恪守為民、力行為民”的耐心,傾聽人民心聲,鑄就為民豐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基層干部是直面群眾的“一線接診員”,耐心是基層干部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的潤滑劑。保持“耐心”問心于民,傾聽民聲中的“事無巨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工作千頭萬緒,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基層干部具備足夠的耐心和細心,才能處理好各種復雜問題。面對群眾時,基層干部要發揮“耐煩耐繁耐凡”的“三耐”精神,將心比心地了解群眾“抱怨聲”中的困難,把群眾的訴求牢牢放在心上,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很多時候,群眾因為想盡快解決問題,可能會鬧情緒,但并非故意與基層干部過不去。面對或頑固或突然的“不配合”,基層干部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認真傾聽群眾的訴求,耐心解釋政策規定,努力化解矛盾糾紛。這樣既彰顯了民生的溫度,又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秉持“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恒心,銘記人民重托,書寫為民篇章。“恒心”是基層干部實現長期奮斗目標的堅實保障。“宜守不移之志,以成可大之功”,基層干部要堅定為民干事的決心。要抵住“百花般”的誘惑,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基層干部要有堅定的信念和持久的毅力,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斗志。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面對困難和挫折不退縮、不逃避,以實際行動踐行忠誠和擔當。要立足長遠,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推進民生工程,銘記人民重托,用心書寫為民的新篇章。
(云陽縣故陵鎮人民政府 李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