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風窗記者 遠游
編輯 | 阿樹
“太可惜了!”在過去一段日子里,20-30歲出頭的國內外健身網紅意外身亡或者英年早逝消息層出不窮。
9月5日,巴西年僅19歲的健身博主Matheus Pavlak因為心臟病去世;9月6日,在Instagram擁有30萬粉絲的健身網紅“巨魔”耶菲姆奇克也因為同樣的原因去世;9月23日,在國內視頻平臺上擁有9萬粉絲的健身博主“烈陽”玩摩托艇出現意外不幸離世;早前6月,韓國世界健美冠軍柳濟亨與世長辭,年僅44歲。
健身網紅“巨魔”耶菲姆奇克
這一大串不幸英年早逝的男性博主,一個普遍的既視感是,喜歡展示自己的肉體變化,各個部位的肌肉強悍。
旅游博主、健身博主、美食博主、電影博主……在社交媒體上涇渭分明的博主賽道,讓一個活生生的個體在決定走哪條“賽道”、開始變成“博主”并且最終走向“網紅”道路之際,其存在感通常會在單一的賽道上不斷演繹各種極端的行為。以獲得關注,從而產生流量變現。
健身和運動,本該是一件能夠收獲健康、長壽和愉悅感的事情。然而活在健身賽道上的肌肉網紅們,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和曝光率,不得不通過“比大”“比猛”“比重量”“比勇敢”的單一指標相互比拼,給自身身體作出傷害行為,最終釀出悲劇。
走向毀滅的肌肉男
隨著“健身博主”的賽道越來越擁擠,如何在眾多身材好的博主中脫穎而出,那就只有一個:把人家比下去。本來傳授健身技能和分享運動經驗的健身博主賽道,越來越變成個人身材和肌肉量的炫耀平臺。
對于健身博主來說,比拼肌肉圍度是一個最直觀并且能夠以量化的方式把人比下去的指標。一個極端的例子,也就是在今年9月6日去世的“巨魔”,白俄羅斯肌肉網紅耶菲姆奇克。
用德國媒體《Tag24》的話來形容,耶菲姆奇克是“當今世界上最駭人的健身者”。他的一身肌肉數據,無疑是大部分健身人士難以企及的:他的胸圍達到155厘米,二頭肌維度是63厘米,肩部三角肌體積甚至比自己的頭顱還要大。
耶菲姆奇克
為了能夠促使肌肉快速生長,耶菲姆奇克每日必須攝入大量的熱量,讓身體的熱量攝入大于消耗。據報道,他一天吃7頓飯,大概能吃下2.7斤牛排和100塊壽司。除了巨量的碳水和蛋白質攝入之外,“巨魔”還坦承自己服用過類固醇和各種激素類補劑。
肌肉博主為了在短時間內急速增加肌肉量,同時避免攝入熱量過多而造成的“脂包肌”現象,通常會服用類固醇。根據英國國家醫療保健系統的網站,類固醇會擾亂人體的激素分泌系統,讓睪丸萎縮的同時會增加血液膽固醇含量,并且對心臟和肝造成傷害。
被英國國家醫療保健系統標注為C類受控藥物的類固醇,在健身界是增肌人士濫用的藥物之一。研究發現使用類固醇的男性,死于癌癥和心臟疾病的數字是不服用人群的2.8倍。
9月4日去世的巴西健身博主Matheus Pavlak年僅19歲,直接死因同樣是心臟病。他的英年早逝,引發了健身愛好者圈子關于用藥過量和健身根本目的的激烈討論。根據他在自己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照片,這位19歲的健身人士在短短5年時間里,從一個長著小肚腩的小伙子,慢慢變成身上毫無贅肉、皮下脂肪極少、各部位肌肉異常發達的樣子。如此速度的增肌效果,也被人質疑是服用了類固醇以及其他周邊補劑。
Matheus Pavlak
在2022年,他在Instagram賬號上發布了這樣一句話:“無論你的夢想多么艱難和難以實現,如果你真的想要它,你就能夠得到。”
如同許多過早離世的健身網紅一樣,原本給人勵志和正向能量的肌肉男,本應給人強悍而且難以被打倒的形象,卻最終被過量的化學合成品和快速塑造雄性形象的功利心擊倒。
大男子主義回歸
相比起單純秀肌肉,如今許多健身博主也樂于炫耀自己能夠駕馭各種高難度的運動——譬如攀巖、水上摩托、跳傘或者野泳。到了更進一步的階段,他們會駕駛各種昂貴的摩托車、跑車或者快艇,以展示自己的體力和財力。
在釋放荷爾蒙的同時,又有成功學的雞湯味道,因此蒙上了一層粉絲們渴望擁有的性張力。一個登峰造極的例子,也許就是富有爭議的英國健身網紅Andrew Tate。
原本是自由搏擊選手的Andrew Tate,剃光了頭,又留了一臉胡子,喜歡給人們展示自己發達的上半身肉體。Tate原本在英國電視真人秀節目《Big Brothe》中成名,卻因暴力對待女性而被禁。此后,他的厭女言論以及各種粗口橫飛的暴論,讓他成為“有毒男性氣質”的代表性人物。面對各方指責,Tate不僅不收斂,甚至還引以為豪地自稱為“有毒男性氣質之王”(king of toxic masculinity)。
Andrew Tate
2022年年底,Tate在羅馬尼亞涉嫌強奸和人口拐賣被捕。羅馬尼亞當局懷疑Andrew Tate以及他的弟弟Tristan Tate在該國長期非法囚禁女性進行網絡直播,并且在2023年對兄弟倆發起控訴。但就好像特朗普那樣,Tate惹的官司越多,卻越更加受粉絲的崇拜,并且把他塑造成面對體制不公的“受難者”。
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此君展示的內容主要是兩個領域:健身和發財。在油管上,他發起了連續做500個俯臥撐的挑戰。他以一貫輕蔑又高傲的語氣,對著鏡頭說:“你就是弱者。”
他向觀眾發起挑戰,如果不要成為弱者,那就嘗試一次做完500個俯臥撐。在他被羅馬尼亞司法當局逮捕并且居家拘留后,Tate依然分享“如何在獄中健身”的視頻,并且聲稱自己被囚禁的時候可以一天做7000個俯臥撐。
Andrew Tate在社交平臺的內容主要是兩個領域:健身和發財
如果身體體力不能完全證明自己的“男性張力”的話,那么炫耀手頭的名表、豪宅和豪車則成為了Tate展示自己男性魅力的另外一個維度。油管上,一大堆視頻講述Tate的所謂“成功秘訣”,標題無外乎“男人的生活就是一場戰爭”“男人的成長就是要去征服”“成為贏家”等。在Tate的“成功男人”的世界里,坐擁豪華跑車和在私人泳池里左擁右抱美女是標配。作為男粉絲們的“情感導師”,他甚至提供愛情情感咨詢,核心理論是:把自己的肌肉練大、練狠,在異性面前炫耀財富和物質條件,最終對方就能如愿“上鉤”。
如此大爭議的一個網紅,為何竟然嘴巴越大越走紅?英國“進步男性氣質”項目負責人麥克·尼克遜認為,Tate的崛起,象征著傳統的大男子主義思想在西方新一代年輕男性群體有復蘇的跡象。倫敦國王學院在年初的一份調查顯示,出生在新千年前后的“Z世代”男性對女性主義的好感度普遍比上一代要低。在18-29歲的男性受訪者中,每五個有一個認同Tate的價值觀。
在視頻平臺,一大堆視頻講述Tate的所謂“成功秘訣”
同樣受Z世代男性青睞的加拿大保守派學者和暢銷書作者喬丹·皮特遜認為,男性在社會輿論打擊下,處境變得越來越不利,從此“失去斗志”,而Tate的崛起,則鼓動年輕男性“與其在失敗中屈膝”,還不如“直接訴諸暴力”。
男性的成長
美國社會學家邁克爾·梅斯納曾有一個疑問,平時不抽煙少喝酒,且年輕時有過充分體育鍛煉的父親,為什么會在56歲時突然離世?
在30年代和40年代,他的父親是高中橄欖球隊成員,二戰時候又在海軍服役。梅斯納剖析道,父親被灌輸了真正男人不能流露自己的痛楚,而且要為團隊和國家付出任何代價。作為保守的路德派教徒,在他的成年階段里,他自小就被灌輸男人就是家庭的經濟頂梁柱,為此必須努力工作并且犧牲自己,為自己的家庭生計晝伏夜出。
在梅斯納看來,就是傳統的男性氣質,迫使父親感到身體不適的時候,依然保持強撐、沉默,最終錯過了就醫的最佳時機。“男性社會地位的獲得,是有代價的:男性的健康情況更加差,男性普遍更加短壽(在全球范圍內,男性的壽命比女性平均短7年),只能投入淺層的情感關系,而且跟自己在乎的人相處時間很少。”
傳統的男性氣質讓部分男性感到不適時,依然保持強撐、沉默/《性教育》劇照
在傳統語境下,男性群體內部通常要維持嚴謹的等級制度,主動示弱的男子,很容易落入從屬的地位。男性內部的特權,通過其他較弱男性的服從來實現。在法國新浪潮電影《軍中禁戀》中,男人的相互制服和奴役關系,被刻畫得很直白:上級軍官對新來的士兵既愛又恨。一方面他欣賞和佩服新兵的素質和體能,但另一方面又要用一整套軍規來“馴服”這名新兵,把他變成自己的真正下級。在新兵違抗軍規和命令后,倆人最終斗得兩敗俱傷。
男性之間的不諒解和難以露出寬容的笑容,并且用力量和純暴力讓對方服從,導致男性個體在同性群體面前不能示弱,不能夠展示更加陰柔的一面,也增加了自身的身心負擔,最終被自己的性別職能壓垮。無論是職權地位還是財富能力,又或者是肌肉量,男性之間多的是比拼,少的是相互諒解。當你暴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迎來的就是其他男性的奚落和趁勢圍攻。
《軍中禁戀》劇照
正如Tate那句“你很弱”,在網上輕而易舉掀起了一場男性力量的大比拼。英國作家Gabi Hinsliff認為,正是男性身上的弱點和不安全感,成為被Tate利用和放大的贏利點,用以推銷他的健身與加密貨幣課程。
經濟全球化三十多年,跨國資本往往把加工制造業選擇在薪酬偏低的勞動密集型國家和地區。大量體力勞動的藍領男性,感受到普遍的不安全感。男性氣質研究學者理查德·里夫斯認為,藍領階層的男性,面對自身境況的不滿,開始把Andrew Tate鼓吹的價值觀當作應急用的“特效藥”。在政治光譜中,藍領男性近年來開始表現出更加保守的傾向,對性別多元化保持懷疑態度。
Andrew Tate
“有毒男性氣質之王”的壯大,仿佛也只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但其背后的“有毒男性氣質”卻由來久矣,而其最大的直接受害者,往往是男性本身。而那些肌肉網紅博主的離世,與其說是被類固醇直接殺死,還不如說是被有毒男性氣質間接引導到不歸之路。
為此,里夫斯提出“成熟男性氣質”來取代“有毒男性氣質”。他認為,傳統社會學對男性缺少關注,導致男性認為要成為“真正的男人”,只有一條成長的道路。為男性氣質的培養和成長尋找更多出路,在長遠來說,更有利于男性的成長。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