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謝喜卓)此前,現代快報連續報道了兩起因賣勞力士表,銀行卡被警方凍結的案件,相關話題沖上熱搜榜。10月23日,南京的馬先生告訴現代快報(報料郵箱:xdkb123@163.com)記者,他不僅有著類似遭遇,而且一個賣表訂單中,有兩筆匯款被指涉嫌詐騙。其中一筆25.6萬元的匯款,濟南警方已于近日管控到期,正在走解凍程序;另外一筆20萬元款項,被鎮江丹陽警方先凍結4個月,之后返還詐騙受害人。
今年28歲的馬先生是徐州人,近些年來一直在南京從事奢侈品行業,后被老板任命為店長。今年3月8日,自稱“時墨”的顧客聯系到他們,希望購買一只2021年前后的勞力士綠金迪腕表。經過溝通,“時墨”相中了一只勞力士綠金迪腕表,全套包括盒子、保卡、說明書、雙吊牌,雙方約定成交價為50.65萬元,并于3月11日完成了10000元的定金交付。
“客戶先是要求把表送到廣州天河區的公司,后來又說最近會去武漢出差,也可以在武漢完成交易。”馬先生回憶說,他也沒有在意,便于3月14日帶著表如約來到了武漢,最后約定下午1點在武昌站附近的一家咖啡廳交易。“當時來的不是‘時墨’,而是另外兩個小伙子,說‘時墨’是他們老板。他們現場驗完表確認沒有問題,說讓公司財務打尾款。”
當天下午2點17分,馬先生的銀行賬戶上收到了20萬元,對方告知因為“限額”,正在想辦法用其他銀行卡支付。4點33分,馬先生再次收到到賬提醒,有25.6萬元匯入了他的賬戶。除去定金和這兩次付款,對方尚有4.05萬元尾款未支付,理由仍然是“限額”。他說:“當時感覺這個事情有點奇怪,原本準備不做這單生意了,結果半個小時后,尾款全部到賬。”
付款過程雖然一波三折,但終歸是完成了交易,馬先生表示,他常年做奢侈品生意,偶爾也會遇到銀行卡限額的問題,便沒有太在意此事。3月15日,馬先生準備從武漢返回南京,突然發現自己銀行卡被凍結了。通過查詢后得知,是由于此次交易過程中,20萬和25.6萬這兩筆進賬,涉及詐騙案件,分別被丹陽警方和濟南警方凍結了。
馬先生隨即讓人與“時墨”取得聯系,對方卻堅稱“款是財務安排的,絕不會有問題,每天公司正常進出賬”“工程部和外貿款項每天進出都沒有問題”,而且承諾會讓公司財務核實,并于3月19日給出答復。之后,對方再沒有回復過任何消息。馬先生無奈之下,分別前往丹陽和濟南,向兩地警方提供了相關材料,以證明涉案款項是賣出手表后善意取得。
7月16日,馬先生銀行賬戶突然少了20萬元,通過問詢得知,這筆錢是被丹陽警方扣劃走了。“如果涉及詐騙案件,我們愿意配合調查,但是不能未經過我的同意,就直接把錢劃走吧。”帶著疑問,馬先生多次聯系丹陽警方,但始終未得到一個滿意的答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交易中,另外涉及詐騙案的25.6萬元,濟南警方已于近日管控到期,正在走解凍程序。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前述被凍結20萬元,匯款方確實來自一起詐騙案的受害人。10月23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丹陽市公安局反詐中心負責該案的民警,對方表示,馬先生的卡屬于涉案“一級卡”,是受害人直接打到他賬戶上面的,而馬先生也確實被扣劃了20萬,但具體案情不便透露。此案后續進展如何?現代快報將會持續關注。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不斷有市民自曝因交易奢侈品,被警方偵測到與涉及詐騙的資金賬戶關聯,進而被凍結銀行賬戶。相關專業人士提醒,市民如遇此類事情,應立即停止轉賬操作,并仔細核對匯款方賬戶信息,確保對方信息準確無誤,包括賬戶名、賬號和開戶行等。如有疑慮,可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警,同時主動聯系對應銀行告知情況,確保收付款雙方的合法權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