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陳劍鋒 通訊員 馮晉 鄭攀)十堰市鄖西縣上津鎮孫家灣村村民孫玲,留守家中十幾年,照顧偏癱的母親,撫養兩個孩子。柔弱女子挑重擔,用愛撐起一個家,被評為孝老愛親“鄖西好人”榮譽稱號。

一大早,孫玲就來到自家菜地摘辣椒。趁著這段時間天氣晴好,她要曬上一批干辣椒。
孫玲說,丈夫在外務工,給他帶點親手制作的辣椒醬,他吃飯也香一些,還能給工友們也分一些,大家都不容易。

孫玲今年37歲,丈夫汪紹奎常年在外打工,她留守在家,照顧母親和兩個孩子。每天早上六點多她就要起床干農活,還要照顧母親吳鳳梅起床,在院子里散步鍛煉。
10年前,母親吳鳳梅因積勞成疾,中風偏癱。那時,父親也因病常年住院。作為獨生女,懷著身孕的孫玲每天帶著一歲多的大兒子,在幾家醫院來回奔波,四處求醫。為了撐起這個家,丈夫遠赴陜西工地打工,大專學歷的孫玲應聘了村小學保育員職位,留守在家。每天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家人。
十幾年來,父母都疾病纏身,偏癱臥床,行動不便,孫玲總是盡量把父母的飲食起居照料得無微不至。
然而,接下來的幾年,孫玲家庭屢遭變故。2016年,兒子小凡被確診大腦發育遲緩;不久,父親又突然病情加重,臥床不起。為此,孫玲只能辭去工作,自學護理知識,承擔起了照顧父母的工作。
孫玲說,醫生教了她很多護理知識,長期臥床的病人要如何避免褥瘡,怎么翻身、做清潔。媽媽身體不好,運動少了就會便秘,她會經常給媽媽做灌腸,去年媽媽骨折的時候,都是她背上背下。

2017年,父親因病去世。孫玲把一片孝心都傾注在母親身上,調理飲食、洗澡洗發,無微不至。孫玲母親吳鳳梅說,女兒好,她多虧女兒照顧。
孫玲說,母親養大了自己,百善孝為先,養她到老是自己分內的事。

兒子小凡大腦發育遲緩,學習困難,為了孩子的成長,去年,孫玲送兒子到鄖西縣特殊教育學校住校學習。每周,她還要抽空去縣城看看他,陪伴他,教一些生活自理能力。
在孫玲的教導下,女兒和兒子都很孝順,一家人也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

孫玲說,這就是言傳身教,孩子們都在進步,自己就覺得這一切值了,她很感謝丈夫理解自己,如果不是他在外面掙錢,自己也不能在家安心地照顧老人。

近兩年,兒子和女兒都在鄖西縣城學校住校,孫玲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又種了近兩畝的芝麻、玉米、紅薯、土豆等經濟作物,生活條件一天天好了起來。她還通過了小學教師資格證和普通話考試,并考取了助理社工資格證,她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孫玲說,雖然自己現在沒有工作,但是還是想繼續學習,將來有機會了,還想出去找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

孫玲的感人事跡也得到了村民們的好評和肯定,村民孫延昌說,她是個好榜樣,孝順父母,自立自強,值得同輩的年輕人學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