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工作推進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在京召開。會議指出全面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是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的關鍵之舉,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切實編好用好履職事項清單,為“小馬”賦能、為“大車”減負是基層治理的迫切需求。
立足法定、編制清單,明確基層履職事項。
“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推動鄉鎮(街道)等基層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必須堅持立足法定,依法履職盡責。依據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科學劃分職責權限,做到收放有據、各歸其位、沒有遺漏。同時,要理順縣鄉權責關系,確保鄉鎮(街道)有關職責接得住、履行得好。清單編制使得基層可以“照單履職”,促進了履職事項的規范化、法定化,也厘清了各事項責任主體,避免了不必要的職責推諉和重復勞動,真正讓基層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實、促發展、創實績上。
責權明確、責能一致,優化基層治理體系。
長期以來,基層治理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權責錯位、權責模糊等問題。事在基層、權在上級,多部門管理、多部門執行等現象依然存在,有的上級借著以“屬地管理”為由,把分內工作壓給基層,將層層壓實責任變為“壓力甩鍋”。這些問題導致基層負擔過重,基層干部在應對繁雜事務時往往力不從心,難以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核心工作中去。解決此類問題,關鍵在于全面建立履職事項清單,把握好“權”與“責”的關系,厘清基層干部“該干什么”“該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同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科學規范屬地管理,有效減少基層“屬地管理”事項,切實解決屬地責任擴大化等問題,推動“責權一致、責能一致”,真正為基層干部減負松綁,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氛圍。
規范準入、源頭治理,確保履職清單實效。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確保履職清單發揮實質性作用,關鍵是要把住“入口”關。各地各部門建立科學合理的準入機制,防止屬地管理“濫用”等造成的履職清單“虛化”。同時,各地各部門建立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最大限度地激發鄉鎮(街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和完善清單內容,確保其與基層治理需求相匹配,通過優化內容,提升治理效能,讓基層治理更加科學、高效、透明。要明晰“減負為了誰”,在清單事項的厘定中,主動擔當擔責,壓實工作責任,分期分批壓茬推進,把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編好用好,切實推動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力量下沉,為“小馬”賦能,為基層“注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