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0月28日訊(記者 劉玉娜)走進展覽,映入眼簾的是達·芬奇的著名畫作。仔細一瞧,窗戶透出的是青島地標性的建筑風景棧橋,而桌上所擺的菜,則是用陶瓷燒制的中國風味的菜肴。這幅“碰瓷”藝術名家的作品,是藝術家將東方油畫與西方陶瓷藝術結合的一種趣味展示,也是東西方藝術IP跨越時空的一次詼諧會晤。
2024年10月26日,青島黃盒子美術館推出新展——《前行》譚魯陶瓷藝術展。此次展覽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而舉辦,是譚魯老師近些年來對陶瓷藝術探索與創新的一次集中呈現。展覽自2024年10月25日起對公眾開放,并持續展至2024年12月15日。
我國是世界上陶器起源最早的國家,更是世界上瓷器發明最早并領先千年的國家。瓷器不僅是科技、藝術與文化的結晶,更蘊含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


此次展覽形式以傳統陶藝與創意瓷版畫進行結合展示,瓷版畫又稱瓷畫,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發端于瓷都景德鎮,由景德鎮燒瓷藝術演繹而來,是瓷器文化與繪畫藝術的完美結合。在這次展覽中,每件作品都是心靈的傾訴,都承載著藝術家的心血與靈魂。從線條到色彩,從構圖到表達,本次陶瓷藝術展展現了藝術的精妙與神奇。


藝術家本次展出的瓷板畫《全家樂》上面的人物均來自其好朋友平時的生活照,藝術家將其變成藝術品呈現在陶瓷上,其著色和燒制工藝與瓷器燒制一樣。



藝術家陶瓷瓶燒制系列,則是保持了傳統的瓷器元素和瓷身繪畫風格,圖案多選中國文化中具有美好象征的事物,代表文人操守的梅蘭竹菊、代表年年有余的鯉魚圖案,而小松鼠則是代表藝術家熱愛生活,倡導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美好畫卷。








瓷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凝聚了中華兒女的匠心獨運。陶瓷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弘揚和傳播陶瓷藝術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的應有之義。新時代不僅要傳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更要持續弘揚中國瓷器文化,使其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為璀璨的光彩。此次展覽生動展示了這一藝術形式的活力與魅力。在這里,陶瓷藝術與您相遇,帶給您美的啟迪與心靈的觸動。
黃盒子美術館坐落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東方時尚中心園區內,由億聯集團旗下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創建,是國內第一家以“黃盒子理論”為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綜合性美術館,旨在打造一個有態度和重在創新建構、具有學術價值的開放性公共藝術平臺。








譚魯|Tanlu1968年生于山東青島,畫家、策展人,青島六中畢業后考入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現任職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院長助理;瀾灣藝術公園藝術總監;魯窯國際空間藝術總監;中天美術館館長。
主要經歷:1990年畢業于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工藝繪畫專業,在校作品《孔子》獲山東省大學生二等獎。1990年進入山東省外貿物產進出口公司從事設計,參加多個國際大型展覽會設計:沿黃河五省一市交流展、廣州外貿交易博覽會、上海華東交易博覽會、山東省外貿基地北京匯報展、中法兩國文化交流展。策劃展覽:2012年 中日韓雕塑陶藝展(中國——青島雕塑館)2013年 為時代塑像者 吳為山個展(深圳坪山雕塑公園)2014年 春潮2014青島籍雕塑家聯展(中國青島雕塑館)2014年 吳為山深圳個展2015年 “藝術紅島——瀾灣藝術季” (瀾灣美術館)2016年 “涌動——春潮”青島 雕塑家邀請展(瀾灣美術館)2018年 盡我所能 徐青峰 徐青巍 繪畫作品展(瀾灣美術館)2019年 既要筆墨 又要現代——姜寶林藝術展(中天美術館)2020年 第三屆瀾灣藝術節——山東省當代陶瓷藝術家提名展(瀾灣美術館)2021年 第四屆瀾灣藝術節——青年水墨推介展(瀾灣美術館)2022年 第五屆瀾灣藝術節——逐夢高新,少年兒童美術展(瀾灣美術館)2023年 第六屆瀾灣藝術節——“和風”翰墨同心,美術作品交流展(瀾灣美術館)2024年第七屆瀾灣藝術節——春潮,青島雕塑雙年展(瀾灣美術館)2024年 遇見——譚魯 孫朝暉,陶瓷藝術展(青島市美術館)
責任編輯:劉亮亮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