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形成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的格局,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于10月19日至22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本次學術年會以“優質 普惠 可持續——加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參會。濟南市天橋區興麓幼兒園承接學術年會觀摩活動。
在接待員的帶領下,專家領導與教師們深度參觀、了解幼兒園戶外環境以及公共游戲區域。廣闊的游戲場地和豐富的游戲材料為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提供了充分條件和無限可能。
幼兒園處處都充滿驚喜。各位幼教同仁駐足觀看、認真傾聽,主動對話,大家走進探索區、沙水區、角色區、生活區......近距離地觀看孩子們的游戲活動,感受到孩子們在游戲中“忙忙碌碌”的真探索、“肆意玩?!钡恼嫦硎?、“沉浸自由”的真體驗和“自由自在”的真生活。
濟南市天橋區興麓幼兒園作為省級示范園,一直將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基于“兒童視角”,打造“朋友圈”式的幼兒園環境,致力于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能育人,讓每一條軌跡有意義,讓孩子的游戲有痕跡,讓“會說話”的環境看得見成長,真正發揮環境的隱性教育價值。
專題報告環節,濟南市天橋興麓幼教集團總園長、天橋區興麓幼兒園園長徐茜以《自然教育理念下園家社“四有”合作共生模式的實踐探究 》為題進行交流分享。徐園長從園家社由合作走向協同的變革過程、探尋由合作到協同的變革路徑、如何提升協同教育實效性、目前取得的成績及下一步設想等五大方面詳細闡述了幼兒園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構建園家社協同育人新生態的實踐經驗。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曉巍對專題匯報進行點評。首先,教授從兒童觀、教育觀、課程觀、評價觀等方面充分肯定了幼兒園園家社合作共生模式探索與實踐的成果。并從在“如何利用課題引領課程建設”“如何利用多方評價深化課程內容”“如何最大程度發揮三方教育資源”三方面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在互動環節,各位幼教同仁積極參與探討,就幼兒園、家庭、社會三方協同發力方面展開深度交流與學習。
濟南市天橋區藥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劉杰表示會充分運用轄區內的教育資源為幼兒園的建設做好服務。
幼兒園家委會代表黃召全說道:“通過親身體驗,深切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細致全面及多樣性,也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蛻變?!苯酉聛硪矔浞职l揮家長力量,與幼兒園、社區攜手同行,共同推動孩子們的全面健康發展。
山東師范大學副教授蘇偉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發言。從教育的個體功能、社會功能兩方面進行闡述,園家社的協同不僅促進了孩子個體的發展,還促進了親子關系的培養,協同共育實現學前教育高質量健康發展。
此次觀摩活動為到訪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搭建起經驗與智慧交流的平臺,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學習與交流的機會。
濟南市天橋區興麓幼兒園將繼續秉持初心,進一步探尋園家社協同共育實施路徑和策略,助推學前教育優質內涵發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