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吊箱圍堰正在下放。
昨天,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跨海鐵路橋海中引橋首個鋼吊箱圍堰成功下放到88號墩。這標志著大橋海中引橋從樁基施工轉入水上施工。
上午9點,海上飄著蒙蒙細雨。在大橋88號墩的海上施工棧橋上,一個紅色的圓筒狀圍堰已經吊掛在海面上,下方,數根鋼管樁隨著潮水位的下降而逐漸露頭。當潮水位下降到最低、鋼管樁頂部露出1米多時,圍堰正式下放。
“我們在圍堰底部預留了13根鋼管樁的預留孔,圍堰下放時,就是把孔套在鋼管樁上面,有點類似樂高積木?!敝需F大橋局杭州灣跨海鐵路橋項目二分部海中引橋工區技術負責人童家輝說。

記者從中鐵大橋局了解到,鋼吊箱圍堰相當于一個沒有蓋子的大瓶子,主要作用是為橋墩基礎施工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無水的作業環境,在海上施工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該圍堰長20米、寬12.6米、高8米,相當于半個籃球場大,側面為華夫餅模樣的結構,主要用于增強自身強度,表面為朱紅色,涂抹了防止海水腐蝕的涂料。
下午2點,鋼吊箱圍堰完成精準定位,成功下放。隨后立即開展臨時支架的焊接,把圍堰與鋼管樁連接在一起。固定完成后,還將進行圍堰底部的混凝土澆筑,用1米厚的混凝土層,把圍堰徹底打造成密不漏水的環境。這些工程將在數個退潮期內完成,預計需要2天時間。

“條件具備后,工人們將進入圍堰,對橋墩開展承臺和墩身施工,最多可容納25名工人同時作業。計劃3個月內完成施工,拆除圍堰?!表椖控撠熑私榻B,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海中引橋總長約7180米,設鋼管樁基礎墩68個。這也意味著,接下來還將有67個鋼吊箱圍堰進行吊裝,為橋梁基礎施工提供重要條件。目前,海中引橋樁基進度完成約14%,已有多套引橋圍堰完成加工,陸續拼裝中。

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北起嘉興海鹽,南接寧波慈溪,按時速350公里無砟軌道設計,全長29.2公里,是世界最長的跨海鐵路大橋,計劃2027年年底完工。通蘇嘉甬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高鐵通道,線路起自江蘇南通,向南經過江蘇蘇州和浙江嘉興、寧波,共設置10個站點。

海中引橋效果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