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新宇 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一病區主任
藍阿姨今年初因長時間腹脹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給她做了腹部CT檢查,發現大量腹水,腹膜上有多發的結節;胃鏡檢查發現胃里有一個腫塊。四天后病理報告提示“(胃底賁門部)印戒細胞癌”。
確診后,藍阿姨接受了一線化療聯合免疫治療,但5個周期用藥過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腫瘤甚至還轉移到胸腔。當地醫生立即給藍阿姨更換了二線治療方案,但同樣療效甚微,病情難以控制。
聽說杭州市腫瘤醫院目前正在開展治療腹水的新藥臨床試驗后,藍阿姨決定前往一試。接診后,我發現她的情況遠比預想的要更嚴重、更復雜,除了腎功能異常,還伴隨著腹腔感染和腸梗阻。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先給予常規治療,待身體恢復后再考慮加入臨床試驗。
在所有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經過一個半月的治療,藍阿姨的身體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各項檢查指標均達到了臨床研究的入組標準。藍阿姨和家屬認真考慮后決定加入我們醫院開展的一項針對腹水的III期臨床研究。經過6次腹腔內用藥,同時配合全身的抗腫瘤治療,取得了良好療效。
目前,藍阿姨的腹脹癥狀已經完全消失,胸悶癥狀也明顯緩解,各項檢查指標都在持續好轉中。
提到藥物臨床試驗,很多人都會產生疑慮甚至恐懼感,覺得就是當實驗用的“小白鼠”。但實際上,藥物臨床試驗是一件兼顧科學性和倫理性的工作。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NCCN)指南認為:對于任何癌癥患者來說,最佳的治療策略都是臨床試驗。
近十幾年來,很多癌癥患者,在患癌后均遠赴國外求醫,這并非國外的醫生水平高,而是因為國外新藥研發多,獲取新藥更容易,在研新藥的臨床試驗也更多。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我們遇到像藍阿姨這樣常規治療無效,進而從臨床試驗中獲益的患者不在少數。
臨床試驗到底能為患者帶來什么?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新藥。新藥或新方案的治療是參與臨床試驗的患者最希望得到的。但事實上,一名臨床試驗受試者從臨床試驗中獲得的,遠不止一款藥物,還有可能是在一般治療下難以得到的、符合最前沿標準的規范化治療和多學科專家會診,也可能是一次戰勝癌癥的機會。
其次,免除的藥物費用。加入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將會得到免費的試驗藥物和對照藥物,以及免費的試驗相關檢查、治療。因此只要參加到臨床試驗項目中,患者就可以有限期地擺脫高昂癌癥治療費用這一沉重負擔。對于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抗癌藥物的價格都不菲,因此這項幫助非常有實際意義。
第三,更標準化的治療和醫生更多的關注。患者加入臨床試驗以后,通常需要在指定的機構中進行,由經過嚴格培訓的研究團隊開展治療。由于新藥開發的需要,患者全程都會得到研究專家的嚴密隨訪。這樣的嚴密隨訪保證了患者會得到醫生更多的關注,并且一旦患者遇到了不良事件或藥物的不良反應,可以立刻給予對癥的處理或藥物劑量調整,以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安全。
當然,科學探索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風險,臨床試驗也不例外。所以臨床試驗開展的這100多年來,世界各國也針對臨床試驗制定了一系列規范,以期盡可能地減少風險,保護受試者的安全和權益。
一種新的藥物,一定是在實驗室和實驗動物身上進行了足夠的驗證,對療效和安全性有一定把握時,才會開始在人體身上開展試驗。
另外,任何臨床試驗在開展之前,必須通過所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查,倫理委員會委員囊括醫藥、非醫藥、倫理、法律多學科專家,對臨床試驗科學性和倫理性進行判斷,只有認為風險/獲益比合適的項目,才會被允許開展。
還有,打算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會被充分告知研究的相關情況,自愿參加,且可以在研究的任何階段無理由退出。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對臨床試驗有更多了解,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我們也衷心感謝臨床試驗的受試者和他們的家屬,感謝他們和我們的科學家、醫生、研究團隊一起,為醫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幫助更多后來的病友開拓了一條更平坦的道路。祝愿每一位臨床試驗的受試者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特效新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