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西安市國際傳播效能,助力打造彰顯中華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更好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西安故事,10月28日下午,西安國際傳播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全力打造“1 2 N”三位一體的傳播平臺,進一步發揮生產樞紐、傳播樞紐、資源樞紐等綜合性作用,推動形成全鏈協同、全域聯動、全媒傳播的對外發聲矩陣體系,讓更多海外受眾在古都西安讀懂可愛中國。
“西安在國際傳播方面有哪些優勢?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城市國際傳播的力度、廣度、深度,對企業和群眾有什么影響?”“西安應如何利用好這一平臺和城市自身特色,提升在國際傳播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活動現場,海內外各界嘉賓圍繞西安國際傳播的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的分享與交流。
《別開生面》面塑師、非遺面塑傳承人張倍源:
國際傳播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西安在國際傳播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西安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歷史的深邃與現代的活力在這里交相輝映,為國際傳播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和靈感。”央視春晚《別開生面》面塑師、非遺面塑傳承人張倍源分享了自己對西安在國際傳播方面的獨到見解。
張倍源說,與年輕人一起分享、交流、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傳統文化傳承的行列中,他們用新的視角和創意為古老的藝術注入新的活力。張倍源的面塑技藝不僅在國內廣受贊譽,更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他曾登上春晚的舞臺,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在談到海外傳播時,張倍源表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西安文化,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他熱情邀請海外朋友來到西安,親身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的深度。
非洲剛果的短視頻創作者英勇:
“西安國際傳播中心成立,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發展前景”
來自非洲剛果的短視頻創作者英勇(Owonda Denguet, Rolf Gerson)也分享了自己在西安的生活體驗和創作心得。他說:“西安作為中國的古都,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這里的文化底蘊深厚,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同時,西安的美食文化也深深吸引了我,從早到晚,街頭巷尾都彌漫著誘人的香氣。這里的人民熱情好客,讓我有了家的感覺。因此,我把西安當成自己的第二個故鄉,選擇留在這里,與這座城市共同成長。”
據介紹,在西安的創業過程中,英勇還憑借著自己對文化的熱愛和敏銳的觀察力,創辦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致力于將西安和中國文化傳播到國外,同時也將國外的文化引入中國。他的短視頻作品不僅記錄了他在西安的生活點滴,還展示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觀眾的關注。
“西安國際傳播中心今天正式成立,讓我看到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和發展前景,事實上,西安國際傳播中心與我們的工作不謀而合,都在致力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英勇表示,非常期待與西安國際傳播中心展開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易點天下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蘭向輝:
西安在國際傳播領域具有顯著優勢 國際傳播中心成立恰逢其時
“易點天下作為在西安的本土公司,其海外賬號成功積累了300萬粉絲,通過這300萬粉絲的互動和溝通交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喜歡并熱愛西安。這證明了西安在國際傳播領域具有顯著優勢。”易點天下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蘭向輝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西安在推進傳統文化走出去、吸引優秀人才以及招商引資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通過國際傳播,西安可以更好地展示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發展潛力,吸引更多國際關注和合作。
蘭向輝認為,西安國際傳播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將促進國內外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國際市場動態,拓展國際業務。同時,也將提升西安的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來西安旅游、擇業、創業,推動西安的國際化進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田靜:
國際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強 國際傳播讓更多的人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魅力
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參觀。其宏大的場面、高大的陶俑、精美的塑造以及獨特的造型美,使得兵馬俑成為西安歷史古都的一張金色名片。截至目前,已接待海內外觀眾1.6億人次。在世界范圍內舉辦了277次展覽,涉及49個國家和地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田靜表示,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一直以來都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然而,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國際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強,如何更好地將兵馬俑這一寶貴的文化資源推向世界,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西安國際傳播中心的成立,正是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通過國際傳播,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兵馬俑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感受中國古代文明的魅力,將進一步提升兵馬俑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愛菊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東萌:
通過國際傳播平臺傳播絲路文明和絲路精神 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從2015年起,我們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從貿易入手,成功實現了中歐班列首趟回程搭載2000噸油脂的壯舉,經過9年的辛勤耕耘,愛菊集團已在哈薩克斯坦打造了一個集種植、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百萬噸級海外綜合物流園區,涵蓋了30萬噸食用油加工、20萬噸面粉加工、30萬噸飼料加工以及2萬噸食用油灌裝線和1萬噸掛面生產線。”愛菊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東萌分享了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化發展歷程和成果。
劉東萌表示,自中國—中亞峰會召開以來,愛菊集團進一步加大了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和建設力度,由基礎原材料采購延伸到精加工領域。通過中歐班列運輸設備和技術,以及引入中國的管理經驗,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帶動了相關農業產業的升級和發展,從種子研發到土地種植、田間管理,再到農產品的加工,都實現了迭代升級。愛菊集團通過自身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貿易發展,帶動人民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民心相通。劉東萌說,“一帶一路”這個金色的橋梁一定能讓共建國家的人民都享受其紅利。同時,他也呼吁大家共同努力,通過國際傳播平臺,傳播絲路文明和絲路精神,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副書記李樹清:
希望通過國際傳播平臺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了解中華文化
“西安國際傳播中心的成立將為西安、陜西乃至全國的對外交往和宣傳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特別是在宣傳陜西的文化遺產和中國華夏文明的歷史方面,將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陜西歷史博物館黨委副書記李樹清在接受采訪時說,陜西作為全國的文化大省,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陜西歷史博物館更是收藏了大量的周秦漢唐等重點文物,成為面向華夏兒女和全世界的一個開放窗口。
李樹清介紹,陜西歷史博物館與國際文物保護組織、國際國協聯盟以及中亞國家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這些交流,希望能夠把陜西特別是中國的故事講出去,把文物背后的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自信以及國民對文化的傳承性。在談到未來的計劃時,李樹清表示,陜西歷史博物館已經建立了融媒體平臺中心,并成立了對外交流合作部,將進一步推動文化交流和傳播。期待能和西安國際傳播中心開啟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讓陜西文化和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的朋友更加深入地了解陜西和中國。
科大訊飛西北區域品牌宣傳負責人張華:
將充分利用企業技術優勢,為西安的國際化進程貢獻更多力量
“西安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城市,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具備獨特的國際傳播特性和天然優勢。科大訊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選擇在西安設立了絲路總部,致力于在這座具有國際傳播影響力的城市中發揮重要作用。”科大訊飛西北區域媒介總監張華分享了科大訊飛在西安的布局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國際傳播工作。
作為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科大訊飛一直致力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國際傳播領域。在本次西安國際傳播中心成立大會上,科大訊飛積極參與其中,提供了訊飛同傳以及科大訊飛的雙屏翻譯機等先進設備,為國際友人在大會期間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些設備不僅展現了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技術,更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為西安的國際傳播工作貢獻了力量。張華表示,下一步,科大訊飛將借助西安國際傳播中心進一步深化與西安的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國際傳播領域的廣泛應用。將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為西安的國際化進程貢獻更多力量,助力西安在國際舞臺上展現更加獨特和魅力的文化形象。
隆基綠能品牌傳播總監王火火:
未來將通過西安國際傳播中心更好地講述西安故事,展示西安的文化和科技實力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本身在海外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關注度。我們在與海外客戶和員工交流時,每當提到西安,大家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興奮,這本身就說明西安國際傳播的優勢。”隆基綠能品牌傳播總監王火火表示。
王火火介紹,隆基綠能市場和客戶遍布全球。因此,公司的品牌傳播工作也需覆蓋全球范圍。西安國際傳播中心的成立,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展示自身實力和科技成果的機會,也讓全球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和認識隆基綠能。未來,隆基綠能將通過西安國際傳播中心更好地講述西安的故事,展示西安的文化和科技實力。作為西安的代表性企業之一,將積極在西安國際傳播中心這一平臺上發揮作用,為推廣西安的文化和科技做出更多貢獻。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董旭葉 姬文艷 白仲夏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方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