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深入分析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會議內容總體圍繞“抓改革、促發展”,而這一切努力的最終指向,是深刻而質樸的——為了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讓幸福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黨員干部應該始終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回答好“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這三個問題,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國計民生,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心懷人民,持“俯首甘為孺子牛”之情,溯“為何改”之源。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黨為民而立、因民而生。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人民。始終將人民的利益、福祉和訴求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人民的期待和希望為導向,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匯聚民力,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姿,研“怎么改”之策。人民作為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主體力量。黨員干部要看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筑牢深厚的群眾基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深化改革進程。堅持群眾路線,一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獨特優勢,團結更多人民群眾的力量,達到“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與氣勢。
傾聽民聲,踐“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之諾,明“改什么”之向。發揮人民的主體意識,讓人民群眾真正參與到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事業之中,黨員干部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從而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匯聚民意,真實了解人民群眾的想法和意見,做到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切實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持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解決人民愁難急盼問題,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綿竹市醫療保障局 朱泓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