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餐廳
在省會石家莊,說起“紅星酒家”,老石家莊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她承載著每一個老石家莊人的濃濃記憶,尤其是石印紅星包子,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優(yōu)良的品質,已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撫慰著人們半個多世紀。它俘獲了石家莊人的味蕾,成為幾代人難忘的感覺。
文化學者、美食專欄作家、中國餐飲文化大師孔潤昌先生做客河北旅游文化廣播電臺,為我們講述紅星酒樓的前世今生和充滿時代記憶的紅星包子。
難忘的時光記憶
紅星酒家的前身是1920年代、1930年代開業(yè)的“大春坊”酒家。當時主要經營魯菜、保定菜、石門地方菜。 1956年公私合營后成為一家餐飲公司的國有餐廳。 1969年,正式更名為紅星酒家。
紅星酒店店面
1970年代初,餐廳制作推出“金獅魚”、“海參燜肘子”、“脆皮雞”、“芙蓉雞片”、“炸魷魚卷”、“炒腰子”、“抓炸”魚》、《油燒肚》、《紅星》。 “老烤魚”、“紅燒肝尖”、“烤南北”、“油燜大蝦”等菜肴深受人們喜愛。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相聲匯演在石家莊舉辦。馬季和唐杰忠兩位相聲大師曾在紅星餐廳用餐。他們在大眾劇場表演相聲時,臺詞中就有“吃到紅星”的內容,贏得了觀眾的青睞。熱烈的掌聲;我國著名影視演員、資深藝術家程志攜夫人郭寶晶來到石家莊普及京劇知識、弘揚民族文化。期間,他們連續(xù)7天在紅星餐廳用餐,并稱贊:“紅星餐廳的包子很好吃,吃完感覺很幸福。”難忘。”
菜品:金獅魚、紅燒腰花、烤南北、烤雞、芙蓉雞片
19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紅星酒家的“燒烤雞”、“五香雞腳”榮獲商務部頒發(fā)的“金鼎獎”,“海參燜肘子”、“河北豆腐”、“油炸牛肚”和“吉醬手撕鴨”。另有16道菜肴被河北省評為“河北省名特菜”;深受顧客喜愛的“金獅子魚”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華名菜”。
匠人的匠心,大師的風范
名店必有名廚,名廚成就名店。 20世紀70年代初,石家莊餐飲公司從所屬企業(yè)調集陳寶生、趙偉光、劉振山、范振波、范愛琴等一大批廚師長到紅星酒家工作。他們都擁有獨特的技能和優(yōu)秀的品質。
在紅星餐廳工作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人是陳寶生師傅。陳寶生,保定清遠人。他廚藝高超,擅長炒、炒、烤、炒、烤、炸。他尤其擅長炒菜,被譽為“炒菜之王”。他如何在一鍋里制作40桌焦糖蘋果的故事已經成為一個傳奇。
紅星包子保鮮時間長
食銀紅星包子以個小、色白、皮薄餡薄、松軟可口、香而不膩而聞名。它們受到了省會石家莊幾代人的喜愛。 “紅星包子”榮獲多項殊榮,包括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名小吃”、中國旅游協會授予“首屆中國金牌旅游小吃”、被河北省旅游局授予“河北省金牌旅游小吃”旅游協會。中國烹飪大師鞠建國曾有詩《贊紅星饅頭》:“紅星饅頭以面白、餡肥、風味獨特而聞名,供不應求如龍,吃得好。” ——享譽省會石家莊。”
紅星包子
技術人員正在制作包子
石印紅星品牌的創(chuàng)建凝聚了幾代人的辛勞、智慧和汗水,承載著老石家莊人的味道記憶。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仍歷久彌新,世代相傳。
美食供圖:《燕趙之味》作者孔潤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