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的
夏天
旅行
40℃
天氣炎熱
注意
防暑降溫
多喝溫水
避免洗冷水澡
多吃新鮮水果
旅游小貼士
外出旅行小貼士
夏至臨近,連云港氣溫以偏高為主。夏季天氣變化快,陰雨天多,容易發生各種出行事故。目前,正值旅游旺季,出游的游客越來越多。為確保游客安全、健康、快樂,特提醒廣大游客:
1、防曬措施:夏季陽光強烈。一定要帶上高倍防曬霜、遮陽帽、墨鏡和遮陽傘,防止曬傷。
2、補充水分:隨時攜帶足夠的水,定期補充水分,避免中暑和脫水。
3、衣著輕便:選擇透氣、輕便的衣服,以利于散熱、便于活動。
4、防蚊驅蟲:帶上防蚊液,避免蚊蟲叮咬,尤其是花草樹木較多的地方。
5. 注意飲食衛生:只吃清潔、新鮮的食物和飲料,以免腸胃不適。
6、行程安排:合理規劃行程,避免中午炎熱時段長時間戶外活動。選擇早晨和晚上涼爽的時間。
7、攜帶藥品:如防暑藥品、腸胃藥、創可貼等緊急時常用藥品。
8、關注天氣: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氣情況,做好應對惡劣天氣的準備。
9.保管好您的財物:游戲過程中請妥善保管好您的個人財物,防止丟失或被盜。
10、安全意識:遵守景區規定和秩序,注意自身安全,特別是從事水上活動或登山時。
11、通訊設備:確保手機電量充足,并攜帶移動電源以保持通訊暢通。
12、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
預防中暑的小貼士
中暑的類型
(1)中暑癥狀。癥狀包括大量出汗、口渴、頭暈、耳鳴、胸悶、心悸、惡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輕微升高(不超過37.5℃)。如果能及時離開高溫環境并休息,短時間內就能恢復。
(2)輕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全部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胸悶、皮膚灼熱等癥狀;面色蒼白、惡心、嘔吐、多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微弱、體溫高于38.5℃。通常會在 4-6 小時內恢復。
(3)嚴重中暑。除上述中暑癥狀外,還可能伴有昏迷或抽搐、皮膚干燥、無汗等癥狀。體溫達到40℃以上等癥狀。
預防中暑的小貼士
中暑急救
(1)物理治療。當出現中暑癥狀時,需要及時將患者轉移到陰涼處,并及時脫去患者的衣服。同時,還可以用冰礦泉水、冰塊等敷在患者頭部,以達到降溫的目的。還可以使用風扇、空調等降低溫度,并按摩病人的皮膚和肌肉,以緩解中暑癥狀。如果中暑患者出現發燒,需要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進行急救。這時,可以用較冷的水擦拭身體,或者用冰帽、冰毯等幫助患者緩解癥狀。中暑發生后,還應積極鼓勵患者口服淡鹽水,以幫助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2)藥物治療。患者出現中暑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金銀花口服液等藥物。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藥物僅適用于神志清醒的中暑患者,不適用于昏迷的重癥患者。
(3)對于重癥患者,可考慮遵醫囑使用鹽酸氯丙嗪注射液等藥物調節體溫中樞,并使用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液體復蘇。
(4)部分患者出現嚴重中暑。除了頭暈、頭痛、發燒、惡心、嘔吐等癥狀外,還可能伴有呼吸困難、休克等癥狀。這時,需要撥打120,送往醫院急診科進行血氣分析、電解質等檢查,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免延誤病情,影響身體恢復。
預防中暑和降溫的小貼士
不。
一
詭計
及時補充水分
及時補充水分,但少喝飲料。
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含有大量糖精和電解質。飲酒過多會對胃腸道造成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白開水。
不。
二
詭計
口渴時不宜喝太多
勞動、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喝白開水。應適當補充一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體內鹽分流失過多,約占汗液的0.5%。如果不及時補充鹽分,身體就會流失過多的鹽分。這會導致體內水和鹽的比例嚴重失衡,導致代謝紊亂。
不。
三
詭計
多吃蛋白質
夏季,人們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量能量。應多吃雞、鴨、瘦肉、魚、蛋等有營養的食物,以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
-結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