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同志在甘肅蘭州市考察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基層治理和社會治安做得更扎實”,為我們切實提高基層治理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層青年干部身處一線,是基層治理的“排頭兵”,要練就“望聞問切”四大基本功,才能更好的把握基層工作的規律,提升基層治理“大效能”,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望,是望穿全局,把握上情下情?!吧w上之情達于下,下之情達于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把握上情,就要準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指示精神,中央的方針政策是集中各地經驗反復提煉、論證總結出來的,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要認真理解學習,切不可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吃透下情,就要了解和掌握本地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情況,必須深入一線,收集第一手資料,不斷深化對地方社情民意的認識。通過“望”,將國家政策與地方實情相結合,哪里可以借來發展的東風,哪里偏離上級政策的要求,要心如明鏡,如數家珍,才能在工作中有條不紊,做到干部心中有“底”,群眾眼中有“靠”。
聞,是聞聲知意,知曉百姓需求。習近平同志指出,“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要深入基層“聞氣味”,堅持眼睛向下、腳步向下,深入基層一線,不能“居廟堂之高”,臉上有汗、腳下有泥,方能知民情、曉民意。要對癥下藥“聞氣味”,了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到群眾意見較多、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找到群眾生產生活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通過“聞”,深刻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理念,準確把握人民群眾所需所求這個“國之大者”,才能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成為群眾的“知心干部”。
問,是問計于民,找尋民間良方?!爸萋┱咴谟钕拢д咴诓菀啊!?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大興調查研究,走好群眾路線,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作為基層干部要做到“帶著問題下去、揣著答案回來”,拜人民群眾為師,向“田專家”“土秀才”學習“活知識”,集思廣益才能練就真本領。通過“問”,充分發揮鄉賢老人、黨員群眾等人民代表的力量,依托“營商下午茶”、“小院議事廳”等群眾自治活動,讓群眾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角“,基層干部當”配角“,方能豁然開朗,開出”治理“良方。
切,是切中要害,善于對癥下藥。“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切”作為四字的壓軸,說明解決民生實事不能浮于表面,必須徹底根治?;鶎痈刹恳葬斸斪拥木窠怆y題、過難關,以“沒問題”的信心決心接“燙手芋”、啃“硬骨頭”、挑“重擔子”。通過將“望”到的上情下情、“聞”到的百姓需求、“問”到的民間良方串聯進群眾的“急難愁盼”之中,抽絲剝繭“切”到癥結,結合當地實際執行、開展工作,才能解好群眾難題,答好基層答卷。
(巴南區東溫泉鎮 王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