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要通過黨建引領、群眾需求、共建共治“三舉措”做強、做優、做好,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延伸基層治理廣度和深度,織密織實基層治理“一張網”。
黨建引領為核心,強化組織引領力量。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壓實責任鏈條,嚴密保障體系,確保工作推進有力,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實。實施村(社區)“領頭雁”培養工程,組織轄區黨員干部進網格,建立黨員先鋒示范崗,成立黨員干部志愿者隊伍,定期開展教育、培訓和管理,提升黨員干部政治素養和服務能力,夯實基層治理力量。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定期組織考評,將考評內容與黨建工作成效考核、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等內容掛鉤,確保“黨建引領”始終符合工作實際和群眾需求。 用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服務千條線,在精準服務中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群眾需求為導向,精準對接民生訴求。樹牢“群眾之事無小事,件件都是心頭事”服務理念,聚焦群眾真實需求,把工作著力點放在解決群眾的后顧之憂上。有效整合12345服務熱線、市長信箱、政府門戶網站等平臺,通過走訪調研、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線上 線下”多渠道對接群眾,精準把握群眾需求與訴求。通過織密“微網格”、搭建“微協商”、優化“微服務”、匯聚“微力量”,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困,切實回應并解決群眾需求與訴求,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建共治為路徑,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打造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居民作為生力軍,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提升為民服務效能。建立每月一次的多方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聯席會議形成聯動工作模式,對群眾“急難愁盼”事項進行聯議、聯管、聯建、聯調、聯處,共同推動基層治理的民主化、科學化和高效化。同時,會上各方立足實際各抒己見,通過互相溝通交流,找準結對共建工作的切入點和發力點,結合共建項目清單和自身職能優勢,暢所欲言,提出多樣務實創新的“共建好點子”,共同探索基層治理新思路,為基層發展蓄勢賦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