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綿竹市總工會采用自建、共建方式,通過實地走訪調研,針對不同戶外勞動者群體的需求,在全市共建成79個工會驛站,形成了以城區為中心,鄉鎮為支點的多方位、全覆蓋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網絡。“全國最美驛站”1個,“四川省最美驛站”10個。
24小時開放,打造“智能”驛站。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市總工會積極推行服務對象全覆蓋、服務時間全天候、服務方式全開放的貼心服務模式,目前10個驛站啟動為8小時之外電子門禁等智慧管理系統,實行“掃碼”進站自助服務,讓夜間仍在崗工作的外賣員、出租車司機、貨車司機等勞動者可以實現24小時就近補給,驛站的家門隨時為他們敞開;同時通過陣地監控AI分析,實時監測驛站運營情況,讓服務更及時、貼心。
亮牌上圖,打造“醒目”驛站。全市79個工會驛站已在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職工之家APP實現了服務站點位置信息的置入,同時統一安裝了工會驛站銘牌,方便廣大勞動者手機查尋,就近就便享受服務,讓驛站能被廣大勞動者“找得到、能進來、用得上”。
暖心服務,打造“溫馨”驛站。不斷拓展驛站服務功能、提升驛站服務效能,讓“小陣地”發揮“大作用”,根據驛站場地及主要服務對象的需求,在飲水休息、遮風避雨、避暑納涼、閱讀休閑等基礎功能上,拓展提供宣傳宣講、法律咨詢、就業服務、心理梳導、健康義診、免費理發和傳統節日文化娛樂等工會服務項目,目前已開展傳統節日慶祝活動56場,普法講座88場,心理咨詢12場,義診義剪17場,零工招聘9場,惠及職工群眾5萬余人次。服務群體由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外賣員、貨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逐漸惠及到廣大市民群眾,讓驛站成為所有勞動者溫馨的“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