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青年干部作為國家后備力量,有義務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面對新時代帶來的挑戰,我們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更不能退縮,當發揚斗爭精神,面對困難迎難而上,負起重任,在實干中提升自己,創造出能經得起人民檢驗的實績。
肩扛“民生擔”,砥礪“風雨兼程”的堅韌意志,直面挑戰、解民憂、敢作為,筑牢“服務群眾”的堅實基石。谷文昌同志在帶領東山人民種植時,面對春寒影響枯死的苗木以及垂頭喪氣的眾人,他沒有絲毫動搖,只要有一零星的希望,他便全力以赴,矢志不渝,最終治理了風沙,讓荒島變成人人向往的寶島。廣大青年干部正是要學習這一精神,始終堅守群眾第一線,深入基層走街串巷,從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的小問題到推動社會發展的大工程,都應該參與進去,不因所處地物質條件差而嫌棄導致怠慢,以飽滿的精神力量去面對工作,以幫助群眾的喜悅來充實自己。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做到真正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汲取“智慧泉”,滋養“學海無涯”的求知若渴,廣納百川、增智慧、善應用,化身“照亮民心”的璀璨燈塔。正所謂學無止境,知行合一為至境,中國式現代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場漫長的征途,在這條道路上,學習是永恒的課題,我們不但要精進專業技能,更要錘煉處世智慧,作為新時代棟梁,要像海綿一樣,廣泛吸收各個領域的知識,從政策法規到人文關懷都融會貫通,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注意實踐與應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基層調研,不斷實踐,才能從更專業的角度審視問題,以多元思維解決問題,才能將更多的經驗分享給群眾,用知識的光芒照亮群眾前行之路。
洞察“未來路”,拓展“高瞻遠矚”的眼界思維,明辨是非、明大勢、善謀劃,繪制“造福百姓”的宏偉藍圖。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新時代洪流洶涌澎湃,對干部素質有更高的要求,為了能更好的服務群眾,我們唯有不停提升自我,追求“先知先覺”的境界,積極擁抱各類培訓,拓寬視野的邊界,讓自己在風云變幻中,能夠精準識別“灰犀牛”的潛在威脅,預見“黑天鵝”的突然降臨。緊握數字新媒體的鑰匙,穿梭于信息洪流之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為一時的利益所誘惑,堅定地投向國家和人民的長遠福祉。我們要在群眾發現問題之前,就敏銳地捕捉到苗頭,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不做那浮于表面的“紙青蛙”。深入基層,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將廣闊的視野轉化為腳踏實地的具體計劃。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輝煌未來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出我們全部的力量與智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