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啥增程車,要啥固態電池?寧德時代用新技術開創了一種新的動力形式:
“純電增程車”,或者說“電電增程”。
上車以后無需油箱,可以讓小米SU7同級的純電轎車,實現1500km續航。
這是寧德時代特意趕在上海車展前發布的重磅新品,打破了燃油車甚至是固態電池的優勢,創始人曾毓群罕見親臨發布會現場。
這項新成果是寧德時代的集大成之作,背后是一系列新技術: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1秒充2.5公里,速率比兆瓦閃充略快,5分鐘補能250km。
自生成負極技術:革新負極材料,跟傳統的石墨說再見
鈉新電池:涵蓋乘用車動力電池和重卡蓄電池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鈉電池正式上車,新產品跑得遠,充得快,安全咋樣?
電池不會自己說話,只能通過硬剛電鉆和電鋸來表達。
成果過于炸裂,歪果仁網友看了海外報道后直接破防了:
所以我們可以設想,充電比加油慢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可悲的是,美國可能會在外面干看著。
還有網友直接反思應該多補貼電池產業:
我們現在落后了,四年后會變得多糟糕。
1500km續航新解法:電電增程
所謂“電電增程”,實際上是寧德時代利用“雙核架構”將電池分為兩大能量區:
重點先來看增程能量區,“增程”只是個名字,實際提供能量的還是電池,只不過應用的技術與傳統電池不一樣。
底層技術是寧德時代最新發布的自生成負極技術,自生成負極電池不再使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而是讓鋰元素直接沉積在集流體上,最大的好處是能量密度大幅躍升,每1L或每1公斤電池能比以往多提供超50%的能量。
這樣同樣的電池包空間下就能配置更多電量,讓3米軸距也就是與小米SU7(僅作舉例)同級的純電轎車能裝下180度電池,續航拉升至1500km。
然后是主能量區,用戶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電芯,滿足日常出行的動力輸出,兩個能量區會智能調整能量分配策略。
目前寧德時代發布了三種“雙核方案”:
首先是北方用戶應該會很喜歡的驍遙“鈉-鐵”雙核電池,即鈉新電池 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鈉新電池作為主能量區。
鈉新電池也是本次發布會寧德時代發布的新品,是寧德時代從降低對鋰資源依賴和碳排放出發,開發的鈉電池產品。
對比鋰元素,鈉元素首先分布更廣,海里就有很多,開采成本也更低。
應用到電池后更抗寒,寧德時代介紹零下40℃仍能保持90%可用電量,電量僅剩10%的情況下也能保持整車動力基本不衰減。
峰值5C超充,電池壽命超1萬次循環充電,將于今年12月份正式批量投產。
寧德時代現場還展示了鈉新電池的安全實驗,比如電鉆沖擊、電鋸切割。
因此,“鈉-鐵”雙核可以說是融合了鈉電池和鋰電池的性能,在軸距2.75米的B級車上也能有75度電量,綜合續航突破700公里。
然后是驍遙“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這是針對越野車和性能車用戶打造的產品。
“三元鐵”雙核電池是“三元體系電池 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主能量區的三元電池峰值充電倍率為12C,可提供超1兆瓦的動力,當電量僅剩20%時,仍能輸出超600kW功率(超1臺V12發動機)。
這是產品體系中續航最長的一款電池組合,讓3米軸距的中大型轎車續航可突破1500公里。
最后為看中經濟性用戶打造的驍遙“鐵-鐵”雙核電池,搭載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 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讓軸距近3米的純電車輛可實現1000公里續航,從上海往返安徽黃山不充電。
據寧德時代介紹,這套組合出行成本每公里低至1毛錢,“比地鐵更劃算”。
這套組合里的主能量區也是一款新品,即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這是基建型企業寧王面向行業,推出的又一款超充產品。
第一代神行超充電池將4C超充在20萬元及以上車型中,已實現基本普及,而現在純電車型有了補能標準:
補能5分鐘,續航520km。
秒充2.5公里,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發布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峰值充電功率1.3兆瓦,1秒可充2.5公里,補能5分鐘就能跑520km,讓你從北京直接開到山西太原。
上車后最大可提供超800km的超長續航體驗,虧電狀態下也能具備830kW的輸出功率,可以和市面上的兆瓦級超充樁適配。
據寧德時代介紹新一代神行電池繼承了前代耐寒的優點,即使在-10℃低溫環境下,15分鐘可從5%充電至80%。
為什么能做到這么大的提升?據介紹依然是電解液和正負極方面的創新。
為了實現12C的超充速度,寧德時代采用全新一代的超晶石墨,精準設計石墨表面亞微米級傳導顆粒,讓鋰離子的嵌入速度大幅提升。
但是電池充電太快,產生的熱量會很多,散熱如何解決?
寧德時代在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上采用了均衡電子流技術,將電子的傳輸面積擴大了一倍,大大降低電子通道的能量負載,提高傳輸效率;同時結合正極的碳包覆納米超導技術,加快電子的傳輸速度,就像穿梭于高速公路,大幅降低電芯內阻,讓電池產熱更少。
電解液方面,打造“智能電解液專線”,應用納米級的液相高速傳輸技術,通過構建高效SEI膜,讓鋰離子飛速穿梭,提升超充能力。還能夠在充放電循環中,實現石墨的微裂紋自修復,提升電池的使命壽命。
年度車圈盛會上海車展前,寧王接連出手炸場,通過融合不同化學體系“取長補短”,滿足了用戶定制化、全場景需求,后續隨著技術發展,或許會有更多雙核甚至多核電池組合,進一步豐富用戶的出行需要。
同時,寧德時代再一次用基建型產品將超充拉到了新的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寧德時代和華為等硬核玩家近期先后發布兆瓦級超充技術,電動化的上半場依然精彩,行業翹首以盼的固態電池似乎不是唯一解,也不是終極答案。
你覺得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