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趙慧 通訊員 張珺 吳宇昊)在4月23日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十堰市圖書館發布2024年圖書館閱讀報告。市民借閱圖書情況如何?哪類圖書最受喜愛?記者進行了探訪。


報告顯示,2024年度,十堰市圖書館全年書刊借閱78.2萬冊次,服務讀者71.6萬人次,較2023年同比分別增長2.3%、1.6%,平均每天入館1956人次。借閱達人方面,較往年借閱冊次前十讀者借閱量均有提升,其中借閱量排名前七的讀者均超過300冊。
市圖書館工作人員張珺介紹,入館人次最高的月份是7、8月份,平均每天入館超過2500人次。暑期和小長假期間,讀者借閱量顯著增加,這一現象與十堰市圖書館在假期期間精心策劃的閱讀推廣活動密切相關。同時,市圖書館還會根據讀者需求、專家薦讀定期上架新書。

在過去的一年,文學、歷史、地理(旅游)、宗教哲學、藝術、醫學類圖書受到了各年齡層讀者的普遍歡迎。尤其是文學類圖書依然占據主流地位。

張珺介紹,在2024年成人借閱榜單中,《平凡的世界》《活著》《額爾古納河右岸》等經典之作熱度不減、霸榜多年,具有深刻的文學內涵和人文價值,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而新興作品也在嶄露頭角,如馬伯庸的《長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點煩》將歷史與神話解構為現代寓言,對人性、權力、體制進行深刻洞察,通過“以小見大”的敘事,讓讀者在荒誕中看到真實,找到共鳴與希望,激發了廣大讀者的濃厚興趣。

少兒讀者以5至11歲為主,其次是3至5歲和12至16歲群體。隨著閱讀需求日益增長,各個年齡層的閱讀喜好也各有不同。
市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笑貓日記》《米小圈上學記》《大偵探福爾摩斯》《故宮里的大怪獸》《怪物大師》及中外名著、民間故事位于少兒榜單前列,這些書籍展示了傳統文化和經典文學作品的魅力;語言類拼音讀物則深受學齡前兒童和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同時藝術類的“大中華尋寶系列”、《灰塵的旅行》《十萬個為什么》《恐龍大冒險》《馬小跳愛科學》等科普讀物,激發少兒讀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2024年,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開始加入閱讀群體。

同時,市圖書館通過持續打造閱讀推廣品牌、組織開展系列閱讀活動、新建圖書館總分館館點、疊加式宣傳推廣等方式,深度拓展各項服務功能,為宣傳推廣全民閱讀、助推“書香十堰”建設貢獻力量。
市圖書館工會主席祝東紅介紹,他們開展了“十圖少年課堂”、“小雅姐姐講繪本”等經典活動,還有創新活動品牌“十圖視界”、“我是十堰講書人”、“十圖特藏——尋根話家譜”等,全年共開展品牌活動188場次,以名家講座、文化尋根、互動講書等高品質內容,輸送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滿足讀者深度閱讀需求,深化全民閱讀活動。
用書香浸潤孩子童年
80后家長兩年借閱700余冊書
在市圖書館發布的2024年閱讀報告中,一位家長憑借其借閱量榮登“榜首”,而且,這已經不是這個家庭第一次入圍“借閱達人”的榜單了。兩年來,700多本圖書充實了親子時光,他們說,閱讀是最好的陪伴。

4月19日上午9點,李曉寧像往常一樣,帶著4歲的女兒來到市圖書館少兒借閱部,還掉本周讀完的書。
李曉寧告訴記者,他和愛人的借閱證上,基本上都是為孩子借閱的記錄。兩年來,他們每周都會帶孩子來借書看書,不知不覺間,已經陪著孩子讀了七百多本繪本。

李曉寧說,最初的想法是盡量延緩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如果孩子不能通過電視或手機打發時間,就只能從繪本中找到樂趣。繪本圖文并茂,以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和故事傳遞淺顯道理,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幫助他們認識陌生事物,激發孩子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興趣。
一開始,李曉寧是從教育孩子的角度來挑選書籍,隨著閱讀量的增加,4歲的女兒如今已經逐漸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對于閱讀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
每天專門留出時間陪伴孩子讀書,成了李曉寧家的固定動作,從起初的陪讀,到現在孩子能自己指著繪本講書,漸漸地,孩子身上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李曉寧認為,孩子的想象力會在閱讀時得到增強,邏輯思維也會在閱讀時得到鍛煉,親子閱讀可以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孩子也能夠在親子閱讀中完成情感的連接和思維的塑造。

由于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所以上幼兒園的女兒每天的空閑時間基本花在了看書上,每天早上睡醒后、下課回家后、晚上睡覺前,都是他們的閱讀時間。用書香浸潤孩子的童年,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李曉寧說,大人放下手機,小朋友關掉電視,每天固定時段營造沉浸式閱讀氛圍,堅持耐心陪伴,尊重閱讀節奏。用繪本為孩子打開認知世界的窗口,同時也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他們也會把這個習慣保持下去,讓孩子終身受益。
編輯:張紅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