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法國香氛制造商Interparfums集團在最新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從2025年8月1日起對美國市場的產品售價提高6%至7%,以應對美國對自法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的新政策。
Interparfums集團旗下授權制造、分銷和管理著多個時尚品牌的香水、香氛產品線,包括 Coach(蔻馳)、Jimmy Choo(周仰杰)、Montblanc(萬寶龍)、Lacoste (鱷魚)等品牌。
Interparfums去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3%達8.805億歐元。近年來,該公司北美市場銷售額增長迅猛(2022年增長27%,2023年增長13%)。2024年,北美市場的勢頭依然強勁,香水市場持續活躍(尤其是在美國),銷售額超過3.32億歐元。
Interparfums集團并非首家在關稅壓力下宣布漲價的時尚集團。
在4月15日的財報業績電話會上,LVMH管理層承認集團將考慮漲價應對美國的關稅,現階段正設法控制管理及行政費用,擁有調整市場營銷成本的空間。
愛馬仕則于當地時間4月17日宣布將從5月1日起在美國市場提高所有產品線的銷售價格,以抵消新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
在美國宣布對歐盟商品加征關稅后,路威酩軒集團、開云集團和歷峰集團等歐洲奢侈品公司股價集體下跌。
全球奢侈品市場低迷已經持續一段時間。根據意大利奢侈品制造商行業協會與貝恩咨詢公司的數據監測,過去兩年間,全球奢侈品消費者群體縮減了約5000萬人。
LVMH集團和開云集團2024年的營收分別下滑2%和12%,前者已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仍未止跌,下降3%。
LVMH首席財務官卡巴尼斯 (Cecile Cabanis) 近日表示,關稅的不確定性使該集團陷入“未知領域”。
今年下半年奢侈品行業的增長預期被大幅調降。匯豐銀行預計,2025年奢侈品行業盈利將持平,而此前預期為增長5%。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則更為悲觀,預測今年該行業盈利將萎縮2%,而此前預期為增長5%。
雖然業內普遍認為奢侈品行業會迎來新一輪的漲價潮,但也有人士表示,市場對于奢侈品的漲價或許已經“習以為常”。
從事奢侈品代理的行業人士張家馳告訴記者,漲價是奢侈品牌拉動業績、鞏固稀缺性、應對通脹的手段,過去幾年不少一線奢侈品牌都經歷了多輪漲價。
根據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3年,Dior、Chanel、Prada、LV、Gucci、愛馬仕、Burberry等品牌的價格上漲幅度從18%到66%不等。
據瑞銀集團(UBS)估計,美國對歐盟商品征收20%的進口關稅,對瑞士商品征收31% 的進口關稅,預計這將促使歐洲奢侈品牌將商品在美國市場售價平均提高約6%,以保護利潤。雖然前述奢侈品公司會利用其品牌的定價權來保護利潤不受關稅影響;但業內也擔心,在經濟形勢日益暗淡的背景下,即便是買得起奢侈品的消費者也會開始精打細算。在未來幾個月,美國關稅政策對奢侈品集團的影響會漸漸顯現。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